欢迎来到高中生网资源网!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眼科多年来坚持中医特色,形成了治疗多种眼底病的疗效优势,被批准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最近,该院眼科研究项目“糖尿病并发症眼底疾病综合防治方案研究”被列入国家“十一五”...
骨质增生也叫骨刺,是目前无法医治的疾病之一,虽然不至于要人命,但是患者必需长期忍受各种麻痛的感觉,是令人非常痛苦的一种疾病。同时该症也可以说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的软骨逐...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有相当高的致残率,而我国有非常庞大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群。目前,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抗风湿药、新型生物制剂等。此...
组成杜仲9克,金毛狗脊9克,菟丝子12克,大生地12克,盐水炒牛膝9克,潼沙苑9克,萆9克,黄柏2.4克,知母9克,猪苓9克,茯苓9克。用法水煎服,早晚各一次。什么样的腰痛会和肾有关(图)... ...
〖 原 料 〗 甲鱼1只(500克左右),枸杞子30克,地骨皮30克,青蒿9克,葱、姜、酒、冰糖适量。〖 做 法 〗 甲鱼去内脏洗净,腹中放入枸杞子、葱、姜、酒、冰糖。青蒿、地骨皮另煎汤,将汤汁与甲鱼一起蒸煮1小...
二陈汤源于宋代《大平惠民和剂局方》,由法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组成。方中半夏辛温性燥,可燥湿化痰、和胃止呕;陈皮温燥,理气化痰,使气顺则痰降,气化则痰亦化,此合乎“治痰先治气”之法。二药配合,能...
五味消毒饮出自《医宗金鉴》,由蒲公英、金银花、野菊花、紫花地丁、天葵子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消散疔疮之功效,为外科疮疡常用方。笔者取其清热解毒之功治内科疾病,疗效满意,兹举例如下。1 水肿阳某,男,...
金匮大黄甘草汤由大黄为主,配甘草组成。大黄通滞泻下、清热解毒、化瘀止血,甘草补中益脾、清炎解毒、润燥缓急,二者伍用,能清、能下、能通,解毒而不伤正。该方原治胃有实热、大便秘结的“食后即吐”。其实...
【功能主治】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用于湿滞伤中,脘痞吐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痰饮喘咳。 【性味与归经】辛、苦,温。归肺、脾经。【功能与主治】1,行气除满适用于积滞腹满。1)食积气滞,脘腹胀满,食少...
夏日炎热容易生痱子,长了痱子后,由于痒、刺痛、灼热常使人烦躁不安,影响睡眠。这里介绍几种治痱子的小方法,您不妨一试1.将100克新鲜马齿苋放在约1500毫升水里烧开,用煮过马齿苋的水擦洗痱子,早晚各一次。...
中医认为紫河车性温,昧甘、咸,有温肾补精,益气养血之功效,临床上用于虚劳赢瘦,骨蒸盗汗,咳嗽气喘,食少气短,阳痿遗精,不孕少乳。紫河车,即人胞衣、胎衣,为健康产妇娩出之胎盘。《本草纲目》释其名谓...
孙女士爱出汗。每到夏季汗多时,不仅在衣服上留下斑斑汗渍,而且皮肤上也出现黄豆大小的斑点,这使她倍感烦恼。难道自己患了什么严重的皮肤病?于是,她来到了河南省中医院皮肤科的诊室。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周国秀...
仲景名方小青龙汤功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是一首发汗祛痰方剂。用于治疗外有表寒、里有寒饮所致之恶寒发热,无汗,咳喘,痰多而稀,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重浮肿,舌苔白滑者。笔者在临床运用中,审证求...
血府通瘀汤是中医药领域活血化瘀的代表方剂,组方由当归、生地、桃仁、红花、枳壳、赤芍等十二味药材构成。方中以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而养血,防纯化瘀之伤正;四逆散疏理肝气,使气行则血行;加桔梗引药上行达于...
“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麻布袍子白布里,粉红床单白身体。”请你猜猜这两个谜语猜的是什么食品?你一定会猜得出,猜的都是人人喜吃的落花生,都有趣地描绘了这种果实的生动形象。奇物花生读到落...
刚工作的女儿莉莉看到同事正在吃一种“减肥中药”,配方中有茯苓、荷叶和决明子几味中药,同事说减肥效果很不错,于是她自己也到药店买来了这几味药,说要喝了减肥。她说,她身边有许多人都这么喝中药“茶”。...
节日亲朋好友聚会,工作多有商务宴请,酒肉过度,因脾胃不适而就诊的人也日渐增多。积食选用保和丸脾胃患病一般表现为胃痛、总有饱胀感、食欲减退,甚至出现呃逆、烧心等症状,老百姓多称之为“脾胃不和”。节...
为了寻找有防治糖尿病作用的天然植物药,许多医药科技工作者还对中草药降低血糖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中药现代药理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许多中药具有比较好的降糖作用。人参 药理研究表明,人参对正常狗和四氧嘧啶...
枸杞含糖,却能降糖枸杞子是一种性味甘、平,具有补肝肾、明目、润肺功效的补阴药。现代药物分析表明,枸杞子含有丰富的枸杞多糖、脂肪、蛋白质、游离氨基酸、牛磺酸、甜菜碱以及维生素 B1 、 B2 、 E 、 C ,...
四物汤是女性药补方之一,其药理机制为当归,可减轻经前综合征的疼痛、腹胀、阴道干涩及精神忧郁;川芎,可抗菌消炎,调节子宫收缩,并抗维生素E缺乏症(维生素E是抗氧化剂,可能影响内分泌系统,可减轻乳房不适...
【出处】《小儿药证直诀》【分类】补益剂-补气【组成】人参(6克)茯苓(12克)炒白术(12克)甘草(3克)藿香叶(12克)木香(6克)葛根(15克)【功效】健脾益气,和胃生津。【主治】脾胃虚弱,津虚内热证。呕吐泄泻,肌热...
【出处】《金匮要略》【分类】解表剂-辛温解表【组成】麻黄(6克)杏仁(6克)薏苡仁(12克)甘草炙(3克)【功效】发汗解表,祛风除湿。【主治】风湿在表,湿郁化热证。一身尽疼,发热,日哺所剧者。【用法】上锉麻豆...
【出处】《医部全录》引《体仁汇编》【分类】补益剂-补阴【组成】熟地黄(24克)山萸肉(12克)干山药(12克)泽泻(9克)牡丹皮(9克)茯苓(去皮,9克)麦冬(15克)五味子(15克)【功效】滋补肺肾。【主治】肺肾阴虚证。虚...
清瘟败毒饮是清代著名温病学家余师愚所创制的名方,载于其所著的《疫疹一得》一书中。“瘟”即瘟疫,亦称温疫。是感受自然界疫疠之气而引发的、多种流行性急性传染病的总称。所谓“疫疠之气”,又称毒气、戾气...
常用中药及方剂一 解表药和方剂凡能疏解肌表,促使发汗,解除表证的药物称为解表药。解表药大多具有辛味,辛能发散,可促使病人汗出,而达到外邪从汗而外泄,表证得以解除,即《内nbsp; 经》所说“其在皮者,汗...
中药和方剂第一节 方药概论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采制、性能、功效及应用的一门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中药种类有植物、动物、矿物和人工合成,其中绝大多数取材于野生植物,故有中草药之称。中药又分为熟...
清热药和方剂凡以清解里热为主要作用的药物,叫做清热药;以清热药为主组成的方剂,叫做清热剂。清热药和方,性属寒凉,具有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等功效,主要用于热病高烧,热痢,痈肿疮毒等所呈现的各种里热证...
泻下药和方剂凡能通利大便的药物叫做泻下药。凡以泻下药为主而组成的方剂,叫做泻下方。由于泻下法具有攻下胃肠积滞,荡涤实热,攻逐水饮,驱除寄生虫等作用,故凡是胃肠实热积滞、燥屎内结,以及体内蓄水、冷...
消导药和方剂凡能消化饮食导行积滞的药物均称消导药,由消导药组成的方剂叫消导方。运用消导方药以消除食积腹胀,消化不良或痞块积聚等证的方法叫消导法,也称消食化滞法,属消法范畴。本法适用于伤食,食滞证...
止咳化痰平喘药及方剂凡能消除痰涎,减轻或制止咳喘的药物,叫做止咳化痰平喘药;以止咳化痰平喘药为主组成的方剂,称止咳化痰平喘方。咳嗽、气喘与痰涎在病机上常有密切关系,咳喘多挟痰,痰多常致咳喘。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