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高中生网资源网!
对于壮医药的研究、发掘与整理,是全国解放后,尤其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以后,在党的民族医药政策指引下逐渐开展起来的。自1986年底开始,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的统一部署和广西壮族自治...
20世纪80年代,欣逢改革开放盛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光辉照耀下,在各级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壮医药的发掘和整理工作才真正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深入地开展起来。1983年,广...
壮医、中医(指狭义的中医)及其他民族医都属于传统医学的范畴,而且其产生和发展都与中华民族特定的历史、文化等背景有密切的关系,但由于各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历史发展进程、思想意识形态、文化语...
壮医以三气(大、地、人三气)同步为理沦基础,以三道(谷道、气道、水道)、两路(龙路、火路)学说为理论核心,强调毒气学说。中医以阴阳五行(五行指木、火、土、金、水)学说为理论基础(用阴阳学说阐明人体的结构、...
壮医认为毒虚致百病毒指各种毒物,如毒草、毒树、毒虫、毒蛇、毒水、毒矿、毒箭等;虚指人体正气不足(主要指对毒的抵抗力下降及自身解毒功能较弱,也包括体内运化能力和防卫能力相应减弱)。当正虚毒侵时,则三...
壮医诊断重视目诊,多种诊法合参,包括问诊、闻诊、脉诊、甲诊、指诊、腹诊等。中医诊法包括望、闻、问、切四大法,注重四诊合参。藏医诊法包括问诊、尿(望)诊、脉诊(触诊) ...... ...
壮医的治疗原则为调气、解毒、补虚。治疗方法分为两大法外治法和内治法。外治法包括针法、灸法、拔罐、熏蒸等30多种各具特色的治疗方法。临床上以辨病治疗为主,结合辨证和辨症。中医的治疗原则为1.治病求本。...
通过以上壮医与各民族医药在理论基础、病因病机、诊断方法、治则治法等方面的异同比较可以得知,各民族医药均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族风俗,都是各族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智慧结晶,他们的形成和发展都是...
距今约70万年 百色盆地右江河谷已有原始人类活动,并遗留有大量的打制石器。距今约5万年 柳江-带有柳江人活动。距今4万-2万年 瓯骆故地有来宾麒麟山人,柳江甘前洞人,柳州都乐岩人、九头山人、白莲洞人,都安...
1949年 12月11日,五星红旗插上镇南关(今友谊关)上,广西全境解放。1952年 大部分壮族地区基本按照汉族地区土地改革的方针政策,普遍开展土地改革运动。1月,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派语言学家袁家骅教授到壮族地...
(二)壮医灸法1.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本疗法原流传于壮族聚居的柳州地区,其主要传人为著名女壮医龙覃氏及其嫡孙龙玉乾壮医副主任医师。1986年经黄瑾明、黄汉儒、黄鼎坚加以发掘整理和规范,撰成《壮医药线点灸疗法...
壮医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了许多具有民族特色且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并积累丁大量的单方、复方、秘方、验方。这些壮医方药,一部分是专病专方,一部分是根据壮医的基础理论指导而灵活组方选用。壮医的治法...
三、郡县划一时代(秦~隋)由于历史和地理条件等方面的原因,岭南越人的社会发展比较缓慢,在商周时期中原地区已进入奴隶制社会,而地处岭南的越族地区还属蛮荒之地,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或军事民主阶段...
一、氏族部落时代(夏以前)壮族与祖国人类远祖一样,是由古猿演化而来的。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类社会。人类最早的社会组织就是原始群,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最早在瓯骆故地上生活,而且证据比较确切的原始...
至今广西城乡还可见到一种治小儿夜啼的符咒法 , 把写有 天皇皇 , 地皇皇 , 我家有个小哭王 , 路人行过念一念 , 一觉睡到大天光 的符咒丢在路口或贴在路边的树杆、电杆、墙壁上 , 路人走过念一念 , 小孩的夜暗...
一、古籍的发掘、整理1986年8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在南宁召开全区少数民族医药古籍普查整理工作会议,决定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全区少数民族医药人员进行普查登记,对民族医药的验方、单方、秘方及历史文物进...
2.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是采用经过药物炮制的芒麻线,点燃后直接灼灸患者体表的特定穴位或部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凡属于畏寒发热、肿胀、屡痹、疼痛、麻木、瘙痒等疾病,均可单独或配合应用本...
10.壮药外洗(熏洗)疗法壮药外洗在壮族民间是极为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它采用多种药物煎水洗浴或熏蒸以治疗外感症、内伤症、风湿症、麻痹症、急痧症等临床各种疾病,疗效确切。如农支用壮药走马箭全身熏洗配合...
16.壮药成药及药制用品的临床应用随着壮药应用的日益广泛,成药不断产生,并应用于临床每获良效。如陈氏等用中国云南金泰得制药总公司生产的三七总甙片或冲剂(滇卫药准字93第1840号)治疗出血性脑血管病10例,并...
一、医疗事业现状(一)壮医科研机构现状壮医科研机构现有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下设的壮医研究所(为全国第一家省级民族医药科研机构)、广西中医学院壮族医药研究所、广西柳州地区民族医药研究所、广西百色地区民族...
附一壮医药医疗、科研机构概况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创建于1952年,前身是桂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桂西壮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南宁地区人民医院,1986年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批准,扩建为广西壮族自治区...
附二壮医药传人罗家安(1901~1991年) 广西德保县马隘乡人,著名壮医。粗通文墨,自幼向当地民间医生学习壮医药知识,1938年起在乡里行医。擅长壮医针挑疗法,并在痧症的诊断、挑治和预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第一节 壮族的来源3第二节 壮族概况3第三节 壮族社会历史概述(1)4第三节 壮族社会历史概述(2)6第四节 壮族社会历史的一些特点(1)9第四节 壮族社会历史的一些特点(2)11第五节 土司制度对壮医药的影响12第六...
壮族是我国南方历史悠久的土著民族。早在远古时代,今壮族地区已有人类居住、繁衍。迄今发现的柳江人、麒麟山人、西畴人等近20处人类化石地点,100多处旧石器时代遗址或地点,桂林甑皮岩、柳州鲤鱼嘴、横县西津...
壮族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共有1600多万人口(1991年统计,下同)。壮族人口主要分布在祖国的南疆,东起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南至北部湾,西至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北达贵州省从江县...
壮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社会历史发展基本上与中原汉族一致,但是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政治、经济、文化状况等因素,壮族的社会历史发展具有一些明显的特点 , 这些特点对壮族医药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
四、壮族有很强的向心力壮族人民在历史上表现出很强的向心力 , 自觉保护和维持祖国民族大家庭的统一。唐代西原州僚人起义 , 宋代侬智高起义他们虽曾称王置官吏, 或建国号 , 但只是建立地方性的民族统一政权而己...
壮族地区的土司制度 , 渊源于秦汉的士官土吏 , 开始于唐宋的羁麽制度,形成发展于元代 , 全盛于明代 , 没落于清代 , 消亡于民国时期。土司制度从开始到消亡经历了 1000 多年的漫长历史 , 而这一时期正 是壮族医...
和藏医、蒙医、维医、傣医、朝鲜医等少数民族医学一样 , 壮医是客观存在的。但有些人以壮医无系统的文献史料为由 , 否认壮医的存在 , 这是必须 澄清的问题。诚然 , 壮医没有中医的《黄帝内经》、藏医的《四部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