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高中生网资源网!
神经衰弱综合症又称类神经衰弱或脑衰弱综合症,与神经衰弱是两个不同的疾病概念,不能混为一谈。神经衰弱综合症是指某些慢性躯体疾病所引起的类似神经衰弱的症状群。其发生发展、病程经过及预后,均决定于躯体...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及医学家。生于唐大历七年(772),卒于会昌二年(842)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因担任过太子宾客,故称为刘宾客。nbsp; 禹锡自幼体弱多病,经常廷医服药。对医药颇有...
神经系统主要是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组成的。什么是神经元呢?它就是神经细胞。神经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在细胞表面有许多突起。所以,科学家们把神经细胞分成胞体和突起两部分来观察和描述。胞体部分和身体其...
甘伯宗唐代人,生平里籍未详,曾编撰《名医传》七卷。此书集自三皇至唐代名医一百二十人传记,是我国最早之医学人物传记专著,后人称之为《名医大传》或《名医录》。宋代许慎斋将此书人物增至五代时,名为《历...
昝殷,唐代蜀地成都(今四川成都)人,约主于唐贞元十三年(797),卒于大中十三年(859),昝氏精医理,擅长产科,通晓药物学,唐大中年间(847~852),他将前人有关经、带、胎、产及产后诸症的经验效方及自己...
概念神经衰弱是一类以精神容易兴奋和脑力容易疲乏,常有情绪烦恼和心理生理症状的神经症性障碍。这些症状不能归因于躯体疾病、脑器质性病变或其他精神疾病,但病前可存在持久的情绪紧张和精神压力。病因一开始...
李珣,字德润,五代时前蜀梓州(今四川三台)人,生活于九、十世纪。李珣祖藉波斯,其先祖隋时来华,唐初隋国姓改姓李,安史之乱时入蜀定居梓州,人称蜀中土生波斯。李珣兄妹可考者三人,珣为长兄。其妹李舜絃...
根据所在部位和功能的不同,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脑和脊髓位于人体的中轴位,它们的周围有头颅骨和脊椎骨包绕。这些骨头质地很硬,在人年龄小时还富有...
韩保升五代后蜀(今四川)人,约生活于公元十世纪,生平籍贯史书无载。后蜀主孟昶在位时(934~965),他任翰林学士,曾奉诏主修《本草》。他与诸医详察药品形态,精究药物功效,以《新修本草》为蓝本,参考了...
在孙思邈的《千金要方》问世后一个世纪,唐代又出了一部医学名著,它就是王焘所著的《外台秘要》。此书比《千金要方》晚了100年,所以药方更多,名类更全。提起此书,还有许多王焘学医的故事。久病成医,尽孝成...
神经衰弱综合征又称类神经衰弱或脑衰弱综合征,与神经衰弱是两个不同的疾病概念,不能混为一谈。神经衰弱综合征是指某些慢性躯体疾病所引起的类似神经衰弱的症状群。其发生发展、病程经过及预后,均决定于躯体...
张文仲,约生于唐#8226;武德三年,(620),卒于唐#8226;圣历三年(700年)。唐御洛州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武则天光宅元年(684)为侍御医、后至尚药奉御。文仲通医理,尤功风与气之研究。他认为风有一百二十...
什么是精神病及其表现精神病是由于大脑功能紊乱,导致精神方面失常的比较难治而又反复发作的一种疾病。表现为无故苦笑、行为障碍、思维破裂、情感障碍、人格障碍、童样痴呆、秽亵行为、心理生理性障碍、异物癖...
提起“药王”,人皆恭而敬之。但药王究指何人,典故出于何处,则众说纷纭。有人认为药王是神农,传说他尝百草,“首创医药,世称药王;后遂以药王为颂神医之称”(《辞海》1939年版)。又云“药王”是佛书“药...
许多不同的疾病,在医生的诊断中,常被认为是植物神经失调引起的。可以说植物神经失调是现代社会的“文明病”病症集中表现植物神经,是能够自动调整与个人意志无关的脏器的作用和功能的神经。例如,肺部的湖心...
王惟一,或名惟德,约生活于987~1067年间,里贯无可考。曾任翰林医官、殿中省尚药奉御等职,并在太医局教授医学,王惟一精于针灸,《宋史·艺文志》载有王氏《明堂经》3卷,惜未传世,天圣四年(1026),宋政...
神经官能症也称神经症,主要临床表现为某种性的神经病性症状,如神经衰弱,强迫,焦虑。恐怖,忧郁,痣症等,它有别于妄虑,明显的行为紊乱,或思维障碍等精神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精神病。神经官能症是,由于心理...
林亿,生卒年不详。里贯失考,官朝散大夫,光禄卿直秘阁,精于医术,嘉祐二年(1057)宋政府设立校正医书局,林亿为主要校正者之一,他先与掌禹锡,苏颂等校定《嘉祐补注神农本草》20卷,熙宁年间(1068~1077)又...
神经衰弱是神经精神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据统计的占内科门诊人数的10%,占神经精神科发病人数的40%。神经衰弱的表现多种多样,常见表现有睡眠障碍(入睡困难、中间易醒、早醒、睡眠不实、昼夜不眠)、头昏...
唐慎微,约生活于11~12世纪间,字审元。原籍蜀州晋阳(今四川崇庆),出身于世医家庭,对经方深有研究,知名一时。元祐年间(1086~1094)应蜀帅李端伯之招,至成都行医,居于华阳(当时成都府东南郊),遂为华阳人...
神经衰弱一病的发病病因目前说法不一,但是总的不外乎是西医和中医两人方面的说法西医认为是超负荷的体力或脑力劳动引起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功能紊乱,而产生神经衰弱综合症。据有关资料统计,脑力劳动者发病占...
朱肱(约11世纪至12世纪间),字翼中,号无求子,晚号大隐翁,因曾官奉议郎,人称朱奉议。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祐三年(1088)进士,但无意为官,退而酿酒著书,其间对《伤寒论》深有研究,值朝廷重视医学...
苏颂(1020~1101),字子容。原籍为泉州同安县(今属厦门市)。因同安旧属南安县,故有称其为南安人。苏颂之父苏绅是仁宗朝有名的文字侍臣。曾为官润州丹阳(今属江苏),死于任上,苏颂因随父徒居丹阳,故亦...
有关神经衰弱发病机理,至今仍不十分清楚。据科学家研究,较一致认为是由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功能紊所致。也就是说,该兴奋时不兴奋,该抑制时抑制不了。如夜间该抑制反而兴奋,可导致睡眠障碍;有白天该兴奋时...
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个著名儿科专家钱乙撰写的《小儿药证直诀》,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儿科专著。它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对小儿的辨证施治法,使儿科自此发展成为独立的一门学科。后人视之为儿科的经典著作,把钱乙尊...
睡眠障碍表现为入睡困难、中间易醍、早醒、昼夜不眠等。最早认为睡眠障碍是由于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功能发生紊乱所致。随着人们对医学的研究,又有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是由某种原因引起的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功...
北宋科学家、政治家。字存中,杭州钱塘(今属浙江)人,曾举进士,历仕三司使、军器监及司天监等职。政治上支持王安石变法革新,积极参预制订新法、整顿盐政、兴修水利、抑制兼并及发展生产,又参预军制改革,...
许叔微(1079~1154),字知可,宋代真州(今江苏仪征县)人,幼年家贫,11岁时其父母于百日内相继病逝,绍兴三年(1133)考中进士。以曾任集贤院学士,故又被称为许学士。许氏对《伤寒论》研究颇深,著有《伤寒百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