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高中生网资源网!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篇】

生活情感 时间:2023-12-22 04:41:51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篇】 【#小学二年级#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篇】#】教学案例简称教案,是教师在教学之后再回过头来对当时的教学情境回顾、反思而写成的文字。以下是整理的《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1.小学...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篇】
    【#小学二年级#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篇】#】教学案例简称教案,是教师在教学之后再回过头来对当时的教学情境回顾、反思而写成的文字。以下是忧考网整理的《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一    《找春天》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字。积累描写春天的词语、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的情感,调动学生主动去观察、发现。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体会春光的美好,体验投身大自然的情趣,养成主动观察发现的习惯。

    教学准备:歌曲磁带、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调动积累,激趣揭题

    1、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随机板书:春天。

    随着乐曲,师生回顾积累的有关春天的词句。

    2、揭示课题:找春天。

    师: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我们就和这几个新朋友一起去找春天。

    二、感知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生字。

    2、在小组交流自学生字的方法。

    3、出示句子,检查自学生字情况。

    A、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B、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C、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D、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

    E、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读通句子,检查生字读音情况。相机指导书写:探、躲

    再读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三、朗读课文,感悟积累

    师:春天真像个害羞的小姑娘,我们赶快和这几个小朋友一起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吧!

    1、学生读课文,结合图,找一找春天在哪里?

    全班交流,读通课文。

    2、把你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再读给同位听。

    3、指名读喜欢的句子,相机指导朗读,感悟积累

    (1)“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读读演演: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读懂这一句,理解“害羞”

    (2)4—7自然段

    A、指名读句子,相机出示填空题:

    (),那是春天的眉毛吧?(),那是春天的眼睛吧?(),那是春天的音符吧?(),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B、师: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吗?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不是春天的眼睛呢?再读四个句子,有什么疑问,在小组里提出来,讨论讨论。(感受语言的准确,想象的丰富。)

    引导学生进行问答式的口语训练:

    例:

    问: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答: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多像春天的眉毛啊!

    C、多种形式的朗读,积累背诵

    引读、表演读等

    (3)第8自然段

    我们继续去找春天,她还会在哪里呢?

    朗读第3句。“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由这几句话,老师想到一些古诗:

    杨柳绿千里,春风暖万家。

    黄莺鸣翠柳,紫燕剪春风。

    春风一拂千山绿,南燕双归万户春。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你们也能像老师一样说几句春天的诗出来吗?

    感受了诗情画意,再来读读第8自然段,读出自己的感受。

    四、自主积累,练习背诵

    多媒体画面演示春天五彩斑斓、百鸟争鸣的美景,伴随优美的轻音乐,学生自由根据画面背诵有关段落。

    五、走进校园,寻找春天

    春天来了,让我们到校园里去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触摸春天的脚步吧。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喜好,用不同的形式展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

    2.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二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看图渎韵文识字,将表示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的词语集中在一起让学生认读,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图和词语。第二部分是要求会写的8个生字和1个只识不写的字。第三部分是练习。借助图画识字学词认识事物,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包饺子、赛龙舟、赏月的欢乐场面,以及祭扫革命烈士时庄严肃穆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今天生活的幸福和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教学要求】

    德育目标:初步了解一些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

    智育目标:学会本课9个生字,其小田字格上的1个生字只识不认识“手字旁”;理解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9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投影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人

    中国有一些传统节日,小朋友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来学习识字1。板书课题:识字1(齐读)

    二、初步看图,读韵文

    1.观察书上的图,看看图上画的是哪些传统节日的活动,人们在这些节日里做些什么。

    2.自由读韵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三、指导看图,出示部分生字词

    1.出示第一幅图,观察说话。

    (1)小朋友,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的活动?全家人围在一起在干什么?[相机出示词卡:饺子]

    (2)过春节了,亲朋好友互相拜访表示节日的祝贺,这叫什么呢?[相机出示词卡:拜年]

    2.出示第二幅图,观察说话。

    (1)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清明节)

    (2)老师介绍清明节:二十四节气之一,在4月4、5或6日。民间习惯在这天扫墓。

    (3)清明节这天,少先队员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纪念碑前祭扫革命烈士,这就是:扫墓。[相机出示词卡]

    (4)清明前后到郊外散步游玩,就叫:踏青。[相机出示词卡]

    四、指名读生字词,齐读生字词

    五、学生自学出示的生字词

    要求:读准字音,看清字形。看看挂图,想想字义。

    六、教师检查自学情况,并加以指导

    1.认读生字,正音。

    如:“扫”的声母是平舌音,不要与翘舌音混淆;“饺子”中的后一个字读轻声。

    2.用“饺、扫、墓”扩词。

    七、小结

    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组词语。你们知道了有哪两个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春节,民间风俗是什么?(包饺子、拜年)清明节呢?(扫墓、踏青)

    八、指导书写

    1.学生看笔顺图,记忆“扫、拜、墓、踏”的笔顺。认识手字旁。

    2.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教师范写生字。

    4.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5.让学生在《习字册》—.亡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6.教师巡视,纠正姿势不正确的学生。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新词卡片。

    2.按“扫、拜、墓”的笔顺书空。

    二、继续看图学习生字词

    1.出示第三幅图,观察说话。

    (1)人们正在干什么?这是什么传统节日?[相机出示词卡:龙舟、端午]教师介绍“端午节”。

    (2)端午节这天,人们除了喜欢赛龙舟,还喜欢吃什么?[相机出示词卡:粽子]

    2.出示第四幅图,观察说话。

    (1)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你知道吗?[相机出示词卡:中秋]教师介绍“中秋节”。

    (2)中秋节这一天,全家人坐在院子里干什么?[相机出示

    词卡:月饼]

    (3)同学们看图上的人都相聚在一起了,这就叫“团圆”。[相机出示词卡:团圆]

    (4)学生借助拼音读以上生字词。

    (5)指名认读、正音。

    如:“粽子、月饼”中的后一个字读轻声。

    3.小结:刚才我们学了两组词语,你们知道有哪两个传统节日?(端午、中秋)端午节,民间风俗是什么?(包粽子、赛龙舟)中秋节呢?(全家人要团圆,吃月饼)

    三、指导读韵文

    多种形式练读,读出节日的欢乐。

    范读、自由读、互读、齐读。

    四、指导书写,检测效果

    1.说说你是怎样记住“团、饺、饼、端”这4个生字的。

    2.教师范写生字。

    3.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4.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5.认读课后词语。

    6.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词语。

    7.听写词语,检测效果,及时反馈。

    3.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三    《会走路的树》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喜爱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话时不同语气,体会角色的思想感情。

    3、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和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角色的思想感情,体会人与人之间的友好。

    教学准备:

    光盘、卡片、头饰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设疑导入,激发兴趣

    1、板书、树。齐读

    2、你们知道有哪些树呢?

    3、你们知道这种树吗?(板书:会走路的树)

    交流:这是一棵什么样的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这是个多么有趣的故事啊!它就在我们的语文书上,让我们再来看看书,自己读读。

    1、学生自由练读课文。自读要求:

    (1)借助拼音,通读课文。

    (2)画出词语,圈出生字。读准字音,想象字义。

    2、同桌合作,互读互评:一读的时候是否注意到了生字的字音,二是否把句子读通顺了。

    3、交流合作情况,推荐出几名代表朗读全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这篇童话讲了几年的事?提到了哪些小动物?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交流:这个故事写了几年的事?讲了哪几个小动物?

    2、可以把课文分成两部分。选出举手多的小组读第一部分。

    3、精读第一部分

    (1)第一部分写了什么?

    (2)自由读第一、二自然段,小组讨论:刚开始他们认识吗?是怎么认识的?认识后他们又做了些什么?

    (3)合上书本,交流讨论结果。

    (4)从这第一天的交往中,小树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为什么?

    (5)带着理解,用美妙的朗读来表现小鸟和小树的对话。

    (6)过渡:驯鹿不光是第一天对小鸟这么友好、亲切,在以后的日子里,他还天天陪小鸟呢!

    (7)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8)他带小鸟去了许多地方,看见了许多有趣的东西,你们能想象一下他们去了哪里呢,看见了什么有趣的东西吗?

    (9)交流

    4、小结:小朋友设想的真好。是啊,这只刚出生的小鸟和这棵友好的小树,玩了许多的地方,见识了各种有趣的东西,它们相处的多好呀!后来发生什么事了呢?下节课我们再学。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分角色表演课本剧。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初步学习了课文,并仔细阅读了第一部分。请小朋友回忆一下,第一部分讲了些什么?

    二、精读课文,深入体会

    过渡:终于有一天,小鸟长大了,小鸟和这棵树不得不分开,因为小鸟要——飞往远方过冬。于是,小鸟和这棵树告别,你们猜猜看,他们会说些什么呢?以同桌为单位,互相演一演。

    1、学生上台表演,学生、老师相机点评、引导

    2、虽然这只小鸟长大了,可是,它知道天天陪它的那棵会走路的树是谁了吗?你从什么地方看出?

    3、结合小鸟当时的心情,指导训练第六自然段小鸟的问话。

    4、这棵会走路的树又是怎么说的呢?齐读第七自然段。

    5、从小训鹿的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小鸟听了恍然大悟,而且他还非常——激动、兴奋。谁来当当这只激动的小鸟?

    能够见到久违老友的儿子,这是多么巧的事情啊!小鸟兴奋极了,小驯鹿也特别激动,你知道老师是怎么知道的吗?

    三个小朋友为一组,自由结合,分角色朗读表演第五至第九自然段。

    三个学生到前面表演,其余小朋友观看、评判。

    三、续讲故事,激发潜能

    1、小驯鹿让小鸟停在它金色的角上向自己的家里快步走去,小鸟来到小驯鹿的家,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请小朋友想一想,看谁编的故事吸引人。

    2、续讲故事

    3、总结:大自然美好而和谐,它像万花筒,为我们提供丰富多彩的故事。我们恩能干的小朋友们,你们煽动想象的翅膀,编出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谢谢你们!还有的小朋友也许会说:我们还想编出更多的故事呢,现在,老师想请你们回家后,继续设计属于自己的童话城堡,请可爱的动物们去做客。然后把你编的故事来讲给大家听,好吗?

    4.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认读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读2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谈话

    1、请大家把你课前准备好的小草拿出来

    2、请同学们谈谈对小草的认识

    3、在什么地方发现的小草?

    4、小草长得如何?

    5、你是如何拔出小草?

    教师小结:小草很顽强,春天一到,它又快乐地来到我们生活中,人们看到小草就会被它所震撼,唐代诗人白居易也看到了小草,还写了一首非常有名的小诗,题目是《草》。(教师板书课题)

    二、教师范读小诗,学生认真听,听后汇报记住哪一句

    三、学生自由读诗,画出生字,同桌或小组互相交流

    四、生字教学:

    1、出示字卡认读:“枯“”荣“

    2、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

    五、学习古诗

    1、自由读诗,教师画出节奏范读。

    草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2、学生自由模仿读诗

    3、教师指名读诗

    4、小组合作,了解诗歌大意

    5、以组汇报:

    教师出示春草图,冬草图引导学生观察图,讲图意,理解前两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问:小草冬天都经历了冰冻、火烧,但到了春天,它们却又长出来了,这又说明了什么?(学生大胆发言说明小草顽强、勇敢、生命力强等)

    请大家齐读后两句

    六、朗读全诗

    七、试背全诗

    八、指导书写

    1、教师范写

    2、学生范写

    九、拓展延伸

    1、读书后古诗

    2、积累白居易的古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读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以图引文

    1、幻灯出示图片,同学们:请大家仔细观察图片,然后,把你看到的告诉大家。(小男孩、黄蝶、花、小路)

    2、大家来到这里,你认为这里的景色怎样?(美丽)人呢?(可爱)

    想知道这是哪里呢?这里是新市一个姓徐的人开店的地方,唐代诗人杨万里就住在这里。(教师随手板书课题和作者)

    3、让生齐读课题,理解题意。

    二、自由读诗,扫除生字障碍

    师语:杨万里看到美丽的景色,他写了一首诗

    1、圈出生字,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2、请小老师上讲台进行生字教学,班内交流识字方法,筛出难字进行教学

    3、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认读。

    三、学习古诗

    1、出示全诗画出节奏

    宿新市徐公店

    唐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2、教师范读古诗

    3、学生自由以组学习古诗,找出不理解的诗句

    4、班内交流学习情况,(重点理解前两句古诗)

    四、指导朗读

    1、师语:这么美的春天,我们读诗时应该怎样读?

    2、录音范读,学生模仿朗读

    五、背诵古诗

    六、指导书写

    七、布置作业:

    1、背会古诗

    2、积累古诗

    5.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五    《泉水》

    教学目标:

    1、会认“哦、股”等八个字,会写“互、泉”等九个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学习懂得泉水给人类带来的好处,从小树立热爱大自然,保护资源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情景教学法,使用多媒体电化教学技术,创设课文所表现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朗读,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播放课件,激趣导入

    1、放课件:泉水从山间流下的情景。

    2、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

    3、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泉水》(板书)

    二、分段学文,理解领会

    1、教师美读第一段,读完后启发:瞧!多美的景色呀!你想读吗?赶快读一读。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指名读。正音、齐读。

    2、课件出示:一个小女孩,提着瓦罐到水池边打水的情景。

    (1)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情景。

    (2)想象泉水会说些什么?

    (3)出示第二自然段,学生认读。

    (4)质疑:“天然水塔”指的是什么?

    (5)自由读、指名读,有感情朗读。

    3、课件出示:美丽的杜鹃花在水中照自己的影子的情景。

    (1)学生说自己看到的情景。

    (2)想象泉水会说什么?

    (3)出示第三自然段,继续朗读。

    4、按照以上方法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5、课件出示第六、七自然段,学生朗读感悟,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三、连读全文,学习字词。

    1、连读全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自读、同桌读、对话读)

    (2)齐读

    2、课件领读生字、新词两遍

    3、小组合作学字、词。

    4、检查自学情况。

    四、再读韵文,要求做到正确、流利。

    1、小朋友们字词全学会了,咱们再读课文一定会读得更好。

    2、师生对读

    五、扩展

    1、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3、除了文中提到的这些事,收集泉水给人类带来的益处。

    第二课时

    一、复述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二、复习字词,指导书写。

    1、教师出示卡片,学生开火车认读。

    2、指导书写。

    三、我会读。

    出示课后“我会读”练习。同桌互读、指名读。

    四、自编韵文,延伸拓展。

    1、启发拓展。

    (1)除了文中所提到的,说说自己搜集到的泉水的用途。

    (2)学生讨论发言。

    2、自编韵文。

    (1)把你所说的内容编成像课文这样的句子,先自编,再小组交流。

    (2)每组推荐一位,准备全班汇报。

    3、小组推荐者全班汇报,点评、鼓励。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