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高中生网资源网!

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知识点总结

生活情感 时间:2023-12-02 04:43:47
  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知识点总结 【#初中二年级# #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知识点总结#】学业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奋好学,只有好学者,才能在无边的知识海洋里猎取到真智才学,只有真正勤奋的人才能克服困难,持之以恒,不断开拓知识的领域,武装自己的头脑,成为自己的主宰,让...
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知识点总结
    【#初中二年级# #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知识点总结#】学业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奋好学,只有好学者,才能在无边的知识海洋里猎取到真智才学,只有真正勤奋的人才能克服困难,持之以恒,不断开拓知识的领域,武装自己的头脑,成为自己的主宰,让我们勤奋学习,持之以恒,成就自己的人生,让自己的青春写满无悔!考网搜集的《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同学们有帮助。

    1.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知识点总结    一、力

    1.力是物体对物体间的作用。

    2.力不能离开物体单独存在。

    3.至少两个物体,一个受力物体一个施力物体。

    4.发生力的作用效果不一定要相互接触,如:磁力.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产生力。

    二、力的作用效果

    1.形变。

    2.改变物体运动状态(速度快慢,运动方向)。

    三、力的三要素

    1.大小、方向、作用点。

    2.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N

    3.力的示意图: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标示力的作用效果(模型法)。

    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力是成对存在的。

    2.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互为施力和受力物体。

    2.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知识点总结    弹力

    一、弹力

    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2.弹性:能恢复原大小塑性:不能恢复原大小。

    3.产生条件:①施力物体发生弹性形变②物体相互接触挤压。

    4.生活中常见的弹力:拉力、推力、支持力。

    二、弹簧测力计

    1.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越大(即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2.使用:

    ①测量前,先观察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的位置,如果不是,则需校零;所测的力不能大于弹力

    ②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和测量范围,估计被测力的大小,被测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的量程。

    ③测量时,拉力的方向应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且与被测力的方向在同一直线。

    ④读数时,视线应与指针对应的刻度线垂直。

    ⑤不仅可以在竖直方向上使用

    ⑥可在太空中使用

    3.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知识点总结    重力

    一、重力定义: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地球上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二、重力大小:

    1.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2.公式:G=mg

    3.重力随物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同一物体在靠近地球两极处重力,靠近赤道处重力最小

    三、重力的方向

    1.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2.应用:重垂线(铅垂线),检验墙壁是否竖直。

    四、重心:

    1.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

    2.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有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上,也有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以外

    4.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知识点总结    牛顿第一定律

    一、牛顿第一定律

    1.定义: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状态。

    2.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实验为基础、通过分析和科学推理得到的。

    3.说明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运动状态的原因。要改变力的运动状态,必须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

    4.牛顿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二、惯性

    1.定义: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2.关系:惯性大小与速度无关,与质量有关。

    3.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是物体的属性

    注意:由于,具有,因为惯性是对的。受到、获得、惯性力是错误的。惯性不是一种力

    二力平衡

    一、定义: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平衡状态)

    二、受力平衡: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三、受力不平衡:做变速运动,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改变。(人造卫星)

     摩擦力

    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2.分类:静摩擦。

    3.动摩擦:

    ①滑动摩擦力。

    ②滚动摩擦力。

    4.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5.条件:

    ①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且相互挤压。

    ②接触面粗糙。

    ③两个物体间发生相互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

    6.影响因素:

    ①压力大小。

    ②接触面粗糙程度。

    7.增大摩擦:

    ①增大压力。

    ②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

    ③变滚动摩擦为滑动摩擦。

    ④缠绕。

    8.减小摩擦:

    ①减小压力。

    ②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

    ③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

    ④使接触面分离。

    9.摩擦力不全是阻力也有可能是动力,如传送带运送货物。

    5.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知识点总结    压强

    1.压力:垂直作用于物体表面上的力方向:垂直接触面

    压力不一定等于重力,只有物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压力和重力相等。压力和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2.压强:物体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

    物理意义:物体单位面积所受的压力。

    公式:

    增大压强:增大压力,减少受力面积。减小压强: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

    液体压强

    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

    ①液体受到重力。

    ②液体具有流动性。

    一、液体压强的特点

    ①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②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相等。

    ③同种液体中,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④在相同深度内,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二、液体压强的大小

    1.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液体深度有关。

    2.公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