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高中生网资源网!

高一年级必修一物理知识点归纳

生活情感 时间:2023-09-06 11:37:43
  高一年级必修一物理知识点归纳 【#高一# 导语】进入高中后,很多新生有这样的心理落差,比自己成绩优秀的大有人在,很少有人注意到自己的存在,心理因此失衡,这是正常心理,但是应尽快进入学习状态。高一频道为正在努力学习的你整理了《高一年级必修一物...
高一年级必修一物理知识点归纳
    【#高一# 导语】进入高中后,很多新生有这样的心理落差,比自己成绩优秀的大有人在,很少有人注意到自己的存在,心理因此失衡,这是正常心理,但是应尽快进入学习状态。网高一频道为正在努力学习的你整理了《高一年级必修一物理知识点归纳》,希望对你有帮助!

    1.高一年级必修一物理知识点归纳    机械能守恒定律

    (1)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总称

    总机械能:E=Ek+Ep是标量也具有相对性

    机械能的变化,等于非重力做功(比如阻力做的功)

    ΔE=W非重

    机械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2)机械能守恒定律: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

    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保持不变

    表达式:Ek1+Ep1=Ek2+Ep2成立条件:只有重力做功

    2.高一年级必修一物理知识点归纳    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外力大小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

    2.表达式:F=ma

    (1)定律的表达式虽写成F=ma,但不能认为物体所受外力大小与加速度大小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正比。

    (2)式中的F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而不是其中的某一个力?当然如果F是某一个力或某一方向的分量,其加速度也是该力单独产生的或者是在某一方向上产生的

    3.注意

    (1)如果合外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则加速度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这时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2)如果合外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则加速度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这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3)如果合外力不变(恒定),则加速度也不变(恒定),这时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4)如果合外力为零,则加速度也为零,这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或处于静止状态。

    3.高一年级必修一物理知识点归纳    1、受力分析:

    要根据力的概念,从物体所处的环境(与多少物体接触,处于什么场中)和运动状态着手,其常规如下:

    (1)确定研究对象,并隔离出来;

    (2)先画重力,然后弹力、摩擦力,再画电、磁场力;

    (3)检查受力图,找出所画力的施力物体,分析结果能否使物体处于题设的运动状态(静止或加速),否则必然是多力或漏力;

    (4)合力或分力不能重复列为物体所受的力.

    2、整体法和隔离体法

    (1)整体法:就是把几个物体视为一个整体,受力分析时,只分析这一整体之外的物体对整体的作用力,不考虑整体内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2)隔离法:就是把要分析的物体从相关的物体系中假想地隔离出来,只分析该物体以外的物体对该物体的作用力,不考虑物体对其它物体的作用力。

    (3)方法选择

    所涉及的物理问题是整体与外界作用时,应用整体分析法,可使问题简单明了,而不必考虑内力的作用;当涉及的物理问题是物体间的作用时,要应用隔离分析法,这时原整体中相互作用的内力就会变为各个独立物体的外力。

    4.高一年级必修一物理知识点归纳    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1)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即v=s/t.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米/秒.

    (2)平均速度是描述作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一个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如果在一段时间t内的位移为s,则我们定义v=s/t为物体在这段时间(或这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也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的方向.

    (3)瞬时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从物理含义上看,瞬时速度指某一时刻附近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

    5.高一年级必修一物理知识点归纳    研究静摩擦力

    1.当物体具有相对滑动趋势时,物体间产生的摩擦叫做静摩擦,这时产生的摩擦力叫静摩擦力。

    2.物体所受到的静摩擦力有一个限度,这个值叫静摩擦力。

    3.静摩擦力的方向总与接触面相切,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4.静摩擦力的大小由物体的运动状态以及外部受力情况决定,与正压力无关,平衡时总与切面外力平衡。0≤F=f0≤fm

    5.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6.静摩擦有无的判断:概念法(相对运动趋势);二力平衡法;牛顿运动定律法;假设法(假设没有静摩擦)。

    力的等效/替代

    1.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另外几个力的共同效果作用相同,那么这个力与另外几个力可以相互替代,这个力称为另外几个力的合力,另外几个力称为这个力的分力。

    2.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力的替代,称为力的合成与分解。求几个力的合力叫力的合成,求一个力的分力叫力的分解。合力和分力具有等效替代的关系。

    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1.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如果用表示两个共点力的线段为邻边作一个平行四边形,则这两个邻边的对角线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2.一切矢量的运算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6.高一年级必修一物理知识点归纳    合力的计算

    方法:公式法,图解法(平行四边形/多边形/△)

    三角形定则:将两个分力首尾相接,连接始末端的有向线段即表示它们的合力。

    设F为F1、F2的合力,θ为F1、F2的夹角,则:

    F=√F12+F22+2F1F2cosθtanθ=F2sinθ/(F1+F2cosθ)

    当两分力垂直时,F=F12+F22,当两分力大小相等时,F=2F1cos(θ/2)

    1)|F1—F2|≤F≤|F1+F2|

    2)随F1、F2夹角的增大,合力F逐渐减小。

    3)当两个分力同向时θ=0,合力:F=F1+F2

    4)当两个分力反向时θ=180°,合力最小:F=|F1—F2|

    5)当两个分力垂直时θ=90°,F2=F12+F22

    分力的计算

    分解原则:力的实际效果/解题方便(正交分解)

    受力分析顺序:G→N→F→电磁力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