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高中生网资源网!

临床化学检验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中医专业 时间:2020-03-07 15:01:53
  临床化学检验正常值及临床意义一、血清酶学检查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二、肝功能检验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麝香草酚浊度试验(TTT)...
临床化学检验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临床化学检验正常值及临床意义一、血清酶学检查:

    
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
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
二、肝功能检验:

    
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
间接胆红素(IBIL)麝香草酚浊度试验(TTT)
三、血脂检查:

    
血清总胆固醇(Tch)血清胆固醇酯(CE)
血清磷脂测定(pL)
四、血液电解质检查:

    
钾(K)钙(Ca)
钠(Na)血清磷
镁(Mg)铁(Fe)
锌(Zn)铜(Cu)
汞(Hg)硒(Se)
一、血清酶学检查:

    1、丙氨酸转氨酶(ALT)

    [正常参考值]

    速率法(酶法):5-35IU/L。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胆石症、肝坏死、肝癌、胆管炎、胆囊炎、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心肌炎、多发性肌炎、酒精、化学毒物、药物等因素致肝损害。

    
2、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

    [正常参考值]

    速率法(酶法):10-36IU/L。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急、慢性重症肝炎、肝硬变、心肌炎、心肌梗塞、肾炎、胆管炎、皮肌炎等病症。

    
3、碱性磷酸酶(ALP)

    [正常参考值]

    速率法:50-170IU/L。

    [临床意义]

    增高 见于急、慢性黄疸型肝炎、阻塞性黄疸、胆道结石症、胆管癌、肝癌、纤维性骨炎、佝楼病、骨折修复愈合期。

    
4、乳酸脱氢酶(LDH)

    [正常参考值]

    速率法:55-135U/L。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肝炎、心肌梗塞、肺梗塞、某些恶性肿瘤、白血病、贤病综合征、休克、溶血性贫血等病症。

    
二、肝功能检验:

    1、总胆红素(TBIL)

    [正常参考值]

    咖啡因法:0.3-1.Omg/dL。

    [临床意义]

    增高 见于溶血性、肝细胞性、阻塞性黄疸等病。
2、直接胆红素(DBIL)

    [正常参考值]

    盐酸法:0-0.35mg/dL。

    [临床意义]

    增高 见于胆石症、胆管癌、阻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

    
3、间接胆红素(IBIL)

    [正常参考值]

    0.3-0.7mg/dL。

    [临床意义]

    增高 见于肝细胞性黄疸等疾病。

    
4、麝香草酚浊度试验(TTT)

    [正常参考值]

    0-6u。

    [临床意义]

    增高 见于急、慢性肝炎等病。

    
三、血脂检查:

    1、血清总胆固醇(Tch)

    [正常参考值]

    2.9-6.0mmol/L。

    [临床意义]

    增高 见于肾病综合征、动脉粥样硬化、胆总管阻塞、胆石症、胆道肿瘤、糖尿病、粘液性水肿等。

    减低 见于甲状腺机能亢进、恶件贫血、急性重症肝炎、肝硬化胆固醇合成减少等。

    
2、血清胆固醇酯(CE)

    [正常参考值]

    2.34-3.38mmol/L。

    [临床意义]

    减低 见于肝脏实质性病病变,并提示病情发展,预后不良。

    
3、血清磷脂测定(pL)

    [正常参考值]

    1.10-2.10g/L。

    [临床意义]

    增高 见于肝硬化、糖尿病、高血压等病。

    减少 见于甲亢、溶血性贫血等病。

    
四、血液电解质检查:

    1、钾(K)

    [正常参考值]

    3.6-5.5mmol/L。

    [临床意义]

    增高 见于肾功能衰竭、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症、休克、组织挤压伤、低醛固酮血症、重度溶血、口服或注射含钾液过多等。

    减低 见于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严重呕吐、腹泻、服用利尿剂和胰岛素、钡盐中毒、代谢性碱中毒、低钾饮食等。

    
2、钙(Ca)

    [正常参考值]

    2.1-2.6mmol/L。

    [临床意义]

    增高 见于维生素D过多症、结节病、急性骨萎缩、甲状旁腺机能亢进、多发性骨肿瘤、血液中二氧化碳张力增加等。

    
3、钠(Na)

    [正常参考值]

    135-145mmol/L。

    [临床意义]

    增高 见于垂体前叶肿瘤、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严重脱水、中枢性尿崩症、过多输入含钠盐溶液、脑外伤、脑血管意外等。

    减低 见于糖尿病、肾上腺皮质机能不全、消化液丢失过多(如呕吐、腹泻)、严重肾盂肾炎、肾小管严重损害、应用利尿剂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尿毒症的多尿期等。

    
4、血清磷

    [正常参考值]

    0.87-1.45mmol/L。

    [临床意义]

    增高 见于慢性肾炎尿毒症、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症、维生素D过多症、多发性骨髓瘤及骨折愈合期等。

    减低 见于佝偻病、软骨病、糖尿病、肾小管病变、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维生素D过少症、长期吸收不良及腹泻致磷摄入减少等疾病。

    
5、镁(Mg)

    [正常参考值]

    0.8-1.2mmol/L。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症、阿狄森病、肾功能衰竭、多发性骨髓瘤、严重脱水症、关节炎、镁制剂治疗过量、糖尿病昏迷等。

    减低见于呕吐、腹泻、使用利尿剂、慢性肾功能衰竭、甲状腺机能亢进、甲状旁腺机能亢进、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高血钙、糖尿病酮中毒、低白蛋白血症、长期使用氨基糖类抗生素等。

    
6、铁(Fe)

    [正常参考值]

    男:8.95-28.64μmol/L;女:7.16-26.85μmol/L。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贫血、急性病毒性肝炎、肝坏死、维生素B6缺乏症、铅中毒、雌激素及铁剂治疗时。

    减低缺铁性贫血、感染、尿毒症、痔疮、溃疡病、子宫功能性出血、饮食中缺铁或铁吸收障碍、恶性肿瘤等。

    
7、锌(Zn)

    [正常参考值]

    7.65-22.95umol/L。

    [临床意义]

    减低青少年可产生生长迟缓、贫血;成人可见于急性心肌梗塞、乙醇中毒性肝硬化、慢性感染、胃肠吸收障碍、肾病综合征、急性传染病、急性白血病、长期多汗、反复失血等。

    增高见于急性锌中毒、溶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8、铜(Cu)

    [正常参考值]

    男:10.99-21.98μmol/L;女:12.56-24.34μmol/L。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风湿热、白血病、贫血、结核、甲状腺机能亢进、肾脏病透析者、恶性肿瘤、心肌梗塞、肝硬化、各种感染等。

    减低见于肝硬化、营养不良、吸收不良、肾病综合征所致的低蛋白血症、脑组织萎缩。

    
9、汞(Hg)

    [正常参考值]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0.25μmol/L。

    [临床意义]

    增高常见于汞中毒。

    
10、硒(Se)

    [正常参考值]

    用荧光法:1.27-4.32μmol/L。

    [临床意义]

    降低见于贫血、心肌损害、恶性肿瘤等。

    增高见于硒中毒、白内障、肝硬化等。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