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回薄由人心。
移情易性琴非琴,
刺舟而去留深林,
海水汨没鸟哀吟。
余心悲兮无古今,
援琴而歌泪淫淫。
刘献廷的古诗大全
水仙操注释
作者:佚名天行[tiānxíng]1.天体的运行。2.任自然而行。3.犹天命。4.指流行病。 天行时气 运旋[yùnxuán]犹运转。 时来运旋回薄[huíbáo]1.谓循环相迫变化无常。2.盘旋回绕。3.指迂回绕行。4.循环变化。5.萦绕。刺舟[cìzhōu]刺船。撑船,划船。《淮南子·原道训》:“短袂攘卷,以便刺舟。”宋欧阳修《石楼》诗:“高滩復下滩,风急刺舟难。”明归有光《壬戌纪行上》:“自寳应来,阴寒雨雪间作,是日始见日,尤寒,刺舟者鬚眉皆冰。”清姚鼐《题吴竹桥湖田书屋图》诗...
作者介绍
生于顺治五年七月二十六日,好读书,常至通宵达旦,终至一眼失明。《庄子》一书为其最爱,因此其字取为“继庄”。康熙五年(1666年),吴三桂弑南明桂王,时献廷十九岁,双亲已逝,举家南隐於吴江,并因不时济贫以致倾家荡产。此後南隐吴江,直到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藩之乱爆发为止。三藩之乱定後,献廷妻死,献廷遂抛家别子过著浪迹天涯的生活。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献廷因万斯同之荐,北上应徐乾学聘,入京参明史馆事,增订《明史·历志》和《大清一统志·河南志》,“遍历九州,览其山川形势”,并结识当时名闻遐迩的学者,如王源。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离京返吴。次年七、八月之际,溯江西行。冬天时,抵湖南衡州,在衡州司马茹仪凤(字紫廷)延之署中过年。翌年正月十八日,开始游南岳,此游得识王夫之,并且十分推崇他。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四月,献廷由昭陵(即湖南昭陵,在株洲南三十公里湘江东滨)。冬至日到湖南,于此写下许多有关当地风土人情的文字,直至翌日四月始离此东归。经过汉阳时受到汉阳令张寿民的款待,但张氏绝口不提复兴事,献廷暗自慨叹。之後他又自汉阳东行,在江西停留甚久,始返家乡。康熙三十四年(1695)春,献廷重游西湖。是年七月六日,病殁,与妻张氏合葬於吴江墓山。
著作多佚,仅存《广阳杂记》5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