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高中生网资源网!

北方

高中诗词 时间:2020-03-06 10:33:41
  一天  那个科尔沁草原上的诗人  对我说  “北方是悲哀的。”  不错  北方是悲哀的。  从塞外吹来的  沙漠风,  已卷去北方
北方
    一天

    那个科尔沁草原上的诗人

    对我说:

    “北方是悲哀的。”

    不错

    北方是悲哀的。

    从塞外吹来的

    沙漠风,

    已卷去北方的生命的绿色

    与时日的光辉

    ——一片暗淡的灰黄

    蒙上一层揭不开的沙雾;

    那天边疾奔而至的呼啸

    带来了恐怖

    疯狂地

    扫荡过大地;

    荒漠的原野

    冻结在十二月的寒风里,

    村庄呀,山坡呀,河岸呀,

    颓垣与荒冢呀

    都披上了土色的忧郁……

    孤单的行人,

    上身俯前

    用手遮住了脸颊,

    在风沙里

    困苦地呼吸

    一步一步地

    挣扎着前进……

    几只驴子

    ——那有悲哀的眼

    和疲乏的耳朵的畜生,

    载负了土地的

    痛苦的重压,

    它们厌倦的脚步

    徐缓地踏过

    北国的

    修长而又寂寞的道路……

    那些小河早已枯干了

    河底也已画满了车辙,

    北方的土地和人民

    在渴求着

    那滋润生命的流泉啊!

    枯死的林木

    与低矮的住房

    稀疏地,阴郁地

    散布在灰暗的天幕下;

    天上,

    看不见太阳,

    只有那结成大队的雁群

    惶乱的雁群

    击着黑色的翅膀

    叫出它们的不安与悲苦,

    从这荒凉的地域逃亡

    逃亡到

    绿荫蔽天的南方去了……

    北方是悲哀的

    而万里的黄河

    汹涌着混浊的波涛

    给广大的北方

    倾泻着灾难与不幸;

    而年代的风霜

    刻划着

    广大的北方的

    贫穷与饥饿啊。

    而我

    ——这来自南方的旅客,

    却爱这悲哀的北国啊。

    扑面的风沙

    与入骨的冷气

    决不曾使我咒诅;

    我爱这悲哀的国土,

    一片无垠的荒漠

    也引起了我的崇敬

    ——我看见

    我们的祖先

    带领了羊群

    吹着笳笛

    沉浸在这大漠的黄昏里;

    我们踏着的

    古老的松软的黄土层里

    埋有我们祖先的骸骨啊,

    ——这土地是他们所开垦

    几千年了

    他们曾在这里

    和带给他们以打击的自然相搏斗,

    他们为保卫土地

    从不曾屈辱过一次,

    他们死了

    把土地遗留给我们——

    我爱这悲哀的国土,

    它的广大而瘦瘠的土地

    带给我们以淳朴的言语

    与宽阔的姿态,

    我相信这言语与姿态

    坚强地生活在土地上

    永远不会灭亡;

    我爱这悲哀的国土,

    古老的国土

    ——这国土

    养育了为我所爱的

    世界上最艰苦

    与最古老的种族。

    艾青的古诗大全

    北方赏析

    作者:佚名 艾青在诗集《北方》的序文中说:“我是酷爱朴素的,这种爱好,使我的情感毫无遮蔽,而我又对自己这种毫无遮蔽的情感激起了愉悦。很久了,我就在这样的境况中写着诗。”这短短的几句真诚的自白,对于了解这首长诗乃至艾青一生的诗,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提示。《北方》这首诗最为鲜明的艺术特色就是抱朴含真,情感毫无遮蔽。记得半个世纪之前,第一次展读这首诗时,开头四行作为小引的诗,就吸引住了我,觉得十分亲切自然,它热热地贴近了我的未开垦的心灵:“一天/那个科尔沁...

    北方鉴赏

    作者:佚名  解读欣赏《北方》时,提到了艾青写的自由体诗,在抒发情感和开创良工苦心等方面,都体现了高度的控制和朴素自然的特点,他的诗从整体形态到段落、节奏、气氛,以及分行,都不是随意制作的。一首诗就是一个生命,从形到神,一次生成,并且最完美地达到了这个艺术生命的审美意象的要求。我自己写诗尽力地想做到这一点,但是很难达到这个近乎大璞不完的境界。读《乞丐》这首短诗,我深深感知,这首诗达到了这个境界。它是整块岩石雕的,准确地说,是用岩石般的不可动摇和不可更改的语...

    

作者介绍

艾青,1910年3月27日生于浙江金华,现代文学家、诗人。

    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1933年第一次用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1935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曾赴黑龙江、新疆生活和劳动,创作中断了二十余年。1979年平反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心副会长等职。1985年获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1996年5月5日凌晨4时15分因病逝世,享年86岁。

    艾青生平

    1910年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畈田蒋村的一个封建家庭。自幼由一位贫苦农妇养育到5岁。

    1917年就读于金师附小。

    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

    1928年在林风眠校长的鼓励下到巴黎勤工俭学,学习绘画,接触欧洲现代派诗歌。

    1932年初回国,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不久被捕,在狱中写了不少诗,其中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后引起轰动,一举成名。

    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以后陆续出版诗集《北风》《大堰河》《火把》《黎明的通知》《欢呼集》《宝石的红星》《春天》等,笔触雄浑,感情强烈,倾诉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解放后的诗集有《欢呼集》《光的赞歌》等。

    1935年出狱,翌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文艺阵地》编委、育才学校文学系主任等。

    1941年赴延安,任《诗刊》主编。他在遍地抗日烽火中深切地感染到时代的精神,汲取了诗情,抗战期间成为他创作的高潮期,出版了《北方》、《向太阳》、《旷野》、《火把》、《黎明的通知》、《雷地钻》等9部诗集。

    1948年以后发表了《在浪尖上》《光的赞歌》《古罗马的竞技场》等二百余首诗作。出版了《艾青选集》等。另有论文集《诗论》《论诗》《新诗论》等著作。

    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曾赴黑龙江、新疆生活和劳动,创作中断了二十余年。直到1976年重又执笔,出现了创作的另一个高潮。

    1979年平反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心副会长等职,出访了欧、美和亚洲的不少国家。创作有诗集《彩色的诗》《域外集》,出版了《艾青叙事诗选》、《艾青抒情诗选》,以及多种版本的《艾青诗选》和《艾青全集》。诗集《归来的歌》和《雪莲》曾获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新诗奖。

    1985年获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1996年5月5日凌晨4时15分因病逝世,享年86岁。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