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高中生网资源网!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

生活情感 时间:2023-11-15T23:57:36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归纳【三篇】#初中三年级##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归纳【三篇】#:要想学好化学,必须先了解这门课程。课前一定要预习,在预习时,除了要把新课内容仔细读一遍外,还应在不懂处作上记号,并试着做一做课本上的练习。以下是整理的九年级化...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
  #初中三年级#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归纳【三篇】#:要想学好化学,必须先了解这门课程。课前一定要预习,在预习时,除了要把新课内容仔细读一遍外,还应在不懂处作上记号,并试着做一做课本上的练习。以下是考网整理的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归纳【三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一、质量守恒定律:

  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

  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

  (1)一定不变

  宏观: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质量不变

  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2)一定改变

  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

  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

  (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

  二、化学方程式

  1、遵循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②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书写:(注意:a、配平b、条件c、箭号)

  3、含义:以为例

  ①宏观意义: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②微观意义: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化合生成2

  (或原子)个数比个水分子

  (对气体而言,分子个数比等于体积之比)

  ③各物质间质量比(系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化合生成36份质量的水

  4、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

  ①哪些物质参加反应(反应物);②通过什么条件反应:③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④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⑤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等等。

  5、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三、化学反应类型

  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③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④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物质得到氧的反应

  还原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反应

  氧化剂:提供氧的物质

  3、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还原剂:夺取氧的物质(常见还原剂:H2、C、CO)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碳的几种单质

  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2、石墨(C)是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可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滑块等。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

  1、常温下的稳定性强

  2、可燃性:

  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C+O2点燃CO2

  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CO:2C+O2点燃2CO

  3、还原性:C+2CuO高温2Cu+CO2↑(置换反应)应用:冶金工业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

  2Fe2O3+3C高温4Fe+3CO2↑

  三、二氧化碳的制法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

  (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

  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2的发生装置。

  (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

  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CO只能用排水法

  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

  2)选用和制氢气相同的发生装置

  3)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4)验证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验满方法:用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

  3、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煅烧石灰石:CaCO3高温CaO+CO2↑

  生石灰和水反应可得熟石灰:CaO+H2O=Ca(OH)2

  四、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干冰

  2、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H2O==H2CO3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

  H2CO3==H2O+CO2↑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本反应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4)与灼热的碳反应:C+CO2高温2CO

  (吸热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CO2是氧化剂,C是还原剂)

  3、用途:灭火(灭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

  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又利用其化学性质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

  温室肥料

  4、二氧化碳多环境的影响:过多排放引起温室效应。

  五、一氧化碳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2、有毒:吸进肺里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少氧气而中毒。

  3、化学性质:(H2、CO、C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①可燃性②还原性)

  1)可燃性:2CO+O2点燃2CO2(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H2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CO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蓝色的火焰。

  CH4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

  鉴别:H2、CO、CH4可燃性的气体:看燃烧产物(不可根据火焰颜色)

  (水煤气:H2与CO的混合气体C+H2O高温H2+CO)

  2)还原性:CO+CuO△Cu+CO2(非置换反应)应用:冶金工业

  现象:黑色的氧化铜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

  Fe2O3+3CO高温2Fe+3CO2(现象:红棕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石灰水变浑浊。)

  除杂:CO[CO2]通入石灰水或氢氧化钠溶液:CO2+2NaOH==Na2CO3+H2O

  CO2[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CO+CuO△Cu+CO2

  CaO[CaCO3]只能煅烧(不可加盐酸)CaCO3高温CaO+CO2↑

  注意:检验CaO是否含CaCO3加盐酸:CaCO3+2HCl==CaCl2+H2O+CO2↑

  (CO32-的检验:先加盐酸,然后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一、燃烧和灭火

  1、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

  (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温度达到着火点

  2、灭火的原理:(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

  (1)消除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3、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1)要有足够多的空气

  (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4、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二、燃料和能量

  1、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

  (1)煤:“工业的粮食”(主要含碳元素);

  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SO2、NO2(引起酸雨)、CO、烟尘等

  (2)石油:“工业的血液”(主要含碳、氢元素);

  汽车尾气中污染物: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

  (3)天然气是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甲烷),是较清洁的能源。

  2、两种绿色能源:沼气、乙醇

  (1)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

  甲烷的化学式:CH4(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小的有机物)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可燃性CH4+2O2点燃CO2+2H2O(发出蓝色火焰)

  (2)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C2H5OH)

  化学性质:可燃性C2H5OH+3O2点燃2CO2+3H2O

  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3OH,故不能用工业酒精配制酒!

  乙醇汽油:优点(1)节约石油资源(2)减少汽车尾气

  (3)促进农业发展(4)乙醇可以再生

  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放热反应:如所有的燃烧

  (2)吸热反应:如C+CO2高温2CO

  4、新能源:氢能源、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

  氢气是理想的燃料:

  (1)优点:资源丰富,放热量多,无污染。

  (2)需解决问题:①如何大量廉价的制取氢气?②如何安全地运输、贮存氢气?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