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高中生网资源网!
关键词疫病钩沉 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有言“不知年之所加,气之感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这就是先哲谆谆告诫我们,医生必须要懂得五运六气学说。不懂得司天、在泉、客主加临、运气之感衰,以及这些因...
·柴胡12克、白芍15克、旋覆花12克、枳壳12克、丹参30克、黄药子15克、半枝莲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水煎服,每天一剂。用于胃癌胸胁胀满、食欲不振、胃痛等。·龙葵30克、半枝莲30克、石见穿30克。水煎服,每...
关键词《医学史文献资料索引》 书评 工具书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连续出版了二辑《医学史文献论文资料索引》,跨度为从1903~1986年的83年。第一辑收录了从1903~1978年的10200篇医学史论文。主...
(一)一般治疗1.隔离与休息给予消化道隔离,临床症状消失后连续两次粪便培养阴性方可解除隔离。发热期病人必须卧床休息。 2.护理注意皮肤及口腔的护理、注意观察体温、脉搏、血压、腹部、大便等变化。 ...
关键词《中国民间奇特灸法》 张仁 书评 灸法文献——《中国民间奇特灸法》读后灸法的产生源于火,它的起源可能早于针刺。灸法是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具有操作简单、疗效显著、适应症广的特点为广大患者所...
由伤寒及副伤寒甲、乙、丙四种沙门菌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以伤寒发病率较高,副伤寒甲次之。伤寒与副伤寒的病理变化和临床症状很相似,难以鉴别,主要靠细菌培养及血清学来区别之。病人和带菌者是传染源。含伤寒...
关键词《医史逸珍》 单健民 书评《医史逸珍》,单健民等著,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32开本,约12万字。单健民先生,父伯图,皆江苏名医。受其父熏陶,先生自幼酷爱医学,勤于书卷。在临证之余,喜读经...
从马王堆的《导引图》谈古代的体育疗法从马王堆的《导引图》谈古代的体育疗法(一)1974年春,我国考古工作者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墓里发掘到一大批帛书和竹简,其中十分引人注目的是,帛书中发现一幅《导引图...
潜伏期3~60天,平均1~2周。(一)典型伤寒典型患者临床表现可分为4期1.初期 相当于病程第1周。病多缓起,体温呈阶梯状上升,于5~7日达39.5℃或以上,伴有全身不适、食欲不振、咳嗽等。部分患者出现便秘...
万全,字密斋,明儿科医学家。祖籍豫章(今江西南昌),寄寓湖北罗田。世业医,祖杏坡,父筐,皆以医名。万氏遵其父训,学医本于《素问》、《难经》,深研《脉经》,攻读本草,参以张仲景、刘完素、李东垣、朱丹...
血白细胞正常或降低,嗜酸粒细胞减少或消失,尿有少许蛋白及管型。血培养在第1周末阳性率最高,最好在用抗生素前取血送培养,尿及粪的培养以病程第3~4周阳性机会多。血肥达反应菌体“O”抗体≥1∶160(微滴法...
中国传统医学是世界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过去还是将来,她都在为人类的健康与繁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国东汉时期成书的《伤寒杂病论》一书,标志着中国医学临床理论体系的确立。该书包容了古代医家辨...
[原文]一法曰补母。如水亏肝火盛,清之不应,当益肾水,乃“虚则补其母”之法,如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之类。亦乙癸同源之义也。[浅绎]肝为肾之子,因肝木赖肾水以涵养,所谓“乙癸同源”。水亏而肝火盛,...
有些药如退热净和布洛芬是能够缓解疼痛和高烧的,如果医生为你的孩子开了这类药,请按医嘱服药。(医生的处方是根据病情开的,不要为了减轻孩子的痛苦而要求医生开某种药。)鸡汤此时大有用场。虽然有的研究者...
现存第一部中药学专书(一)谈到中药专书,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上为数相当多,但是古代中药书流传至今的,要数《神农本草经》的历史为最早。它大约在1-2世纪编成。《神农本草经》又称为《本草经》。为什么叫本草?...
《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明代李时珍编写的。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1518年生于湖北蕲州东门外的瓦硝坝(现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明以前,这个地方是雨湖和莲市湖的交界处,沿湖人民常遭受湖水上涨的灾难。...
孩子患了感冒,还要注意保护颈部,许多家长可能并不理解,浙江省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朱海峤强调,做到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7岁的男孩小小感冒后头颈像被什么东西固定住一样,突然不能灵活地转动,父母被吓坏...
在我国医学历史上著名的小儿科专家钱乙(公元1032-1113年),字仲阳,北宋末年东平郡(今山东郓城县)人。他的生卒年限,以前一直没有作过详细考证。他的学术思想及流传到现在的一部《小儿药证直诀》,对祖国医学中...
许多人认为,流感和感冒是同一种病,由感冒开始传染流行开来,当发病十分严重时,就成为流感了。这种认识显然是不对的。从本质上来说,流感和感冒是两种不同的病。首先,它们是由不同的病毒引起的。流感是由一...
温病学派的形成与发展(1)祖国医学中的温病学说,远在《黄帝内经》里面已有提及,《难经》以及《伤寒论》里面都有叙述。《素问·生气通天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素问·热论》“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
中医妇科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妇女存在着生理和病理上的特点,所以在妇女疾病的治疗上有其特殊之处,历史上就有比之男子,十倍难疗的说法。虽然有如此之说,但在长期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感冒后咳嗽不断,确实令人烦恼,为了早日止住咳嗽,有的人就自作主张,使用咳必清等镇咳药,也有不少人自已采用传统的办法,用冰糖炖川贝母,或川贝母与生梨一起炖服。这些做法都是不妥当的,要搞清这个问题还...
明代陈实功(1555-1636年),字毓仁,号若虚,江苏南通人。致力于外科四十余年,具有丰富的临证经验和理论知识,于1617年撰《外科正宗》四卷。卷一总论外科疾患的病源、病机、诊断的治疗,卷二至卷四分论外科疾...
异位心动过速的电生理机制大多为折返,少数属异常自律性或后除极触发激动。室上性心动过速时,折返可发生在窦房结与邻近心房肌间、心房内、房室结内或房室间(经旁道)。室性心动过速时,折返环大多位于心室,...
杨继洲(1522-1619),名济时,浙江衢县人,祖父曾为太医,杨氏本人也长期在太医院任职,从事针灸临床四十余年。《针灸大成》是在其家传《针灸玄机秘要》基础上,汇集历代针灸学术,加上自己丰富的临证经验而成...
正常情况下,心脏的激动起源于窦房结,按一定顺序,及时依次下传至心房、房室连接处、房室束、左右束支及蒲金野氏纤维和心室肌,使全心肌激动。当激动的产生或传导发生异常时,就使心脏活动的频率和节律发生紊...
关键词《伤寒论》 397法 内容 统计方法 文献考证摘要《伤寒论》之397法,历代均未寻找出确切数目。作者认为关键是没有寻找出其中9法所在,而此9法隐含于“太阳中”、“太阳下”“阳明”三条小注之中,另外,林...
关键词《灵药秘方》 郑梅涧 方成培 中医喉科摘要郑梅涧为清代喉科名医,其手写本《灵药秘方》为蒲东方士师成子所作。本文在理清《灵药秘方》手写本的由来的基础上,对其版本学价值和学术价值作了初步探讨。中医...
心律失常是十分常见的,人的一生之中难免出现,许多疾病和药物都可引起和诱发心律失常。目前,心律失常的发病率尚无确切的统计。据有关资料对各种心律失常发病率进行比较表明,其中窦性心律不齐发病率最高,为...
关键词秦汉以前 出土文物 医学文献 西北 华中 华东 医药器物(接上期)华东地区出土的古医药文献1安徽省阜阳县双古堆1977年在安徽省阜阳县双古堆一号汉墓中出土了一批汉简。该墓主人为夏候灶,卒于公元前165年(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