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高中生网资源网!
目的建立胸痹心脾两虚证的诊断标准,阐明胸痹心脾两虚证证候特征及治疗胸痹心脾两虚证的基本法则。方法运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法。根据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及自拟症状计分表,结合临床设计了胸痹心脾两虚证常见的36...
胡翔龙 许金森 吴宝华 杨广应 张福强 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循经感传现象是古人创立经络学说的一个重要根据,因而深入研究循经感传现象及其形成机理也是我们今天探讨经络实质的重要依据和切入点。笔者应用大...
夏枯草15克,大枣5个。nbsp; [制用法] 水煎服。 [适应证] 浸润型肺结核。 ...
蔡子微 牡丹江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笔者以现代医学应激理论为基础,探讨痛腧现象和感传现象的本质特征及其与应激现象的关系,进而探讨腧穴和经络的本质特征。研究结果提示①由痛腧现象和感传现象在患病人群...
百合、百部、白及、白芍、麦冬各15克,生地、旱莲草各30克,桔梗、北芪、川贝各10克,甘草9克。 [制用法]nbsp; 水煎服。 [适应证]nbsp; 空洞型肺结核。 ...
梁福成 梁恬 白丽君 梁惜从历史上看,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曾领先于世,而近几百年落后的原因,则在于闭关自守,自我封闭在理想的挑花源中,缺乏与外界的沟通交流,造成了被动挨打的局面。现今的中医界,如果躺...
蛤蚧3对,黄连500克,百部、白及各1000克。[制用法]nbsp; 先将蛤蚧去头足切成长条,用黄酒浸后,焙干研粉末,再将另三味用水洗净晒干,粉碎过100-120目筛,与蛤蚧粉混匀,用凉开水泛水为丸,干燥即得。分装成3...
——解读“光子中医学”研究编者按 近百年来,中医药学在实现自我革新过程中,不断地受到现代科技的挑战。21世纪世界科技的高速发展,使中医药学面对难得机遇,中医药学与现代科学的“碰撞”,将有可能创生...
大小蓟(干品)、百部各620克,阿胶420克。nbsp; [制用法]nbsp; 前两味研细末,后一味烊化,炼蜜丸。每服10克,饭后服,3个月为1疗程,连用3个疗程。nbsp; [适应证]nbsp; 浸润型及空洞型肺结核。 ...
不少人认为中医之“肺”即代表现代解剖学所述的呼吸系统。笔者认为,肺的位置从现代解剖学所述,肺位于胸腔内,纵隔的两侧,左、右各一。《灵枢·九针论》曰“肺者,五脏六腑之盖也。”明·章潢图论(古今图书集...
蚕蛹适量。 nbsp; [制用法]nbsp; 焙干研细末。每服3-5克,每日2次。nbsp; [适应证]nbsp; 促进肺结核病灶钙化。 ...
《中医药学刊》文/李康清 张瑜 经络学说,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医学基本理论。它宏观对应于天地,微观超出人类观察能力,现代科技的手段对它的探索也是步履蹒跚。虽然艰难,它完全不同于现代医学的玄妙理论,神...
史载祥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 血瘀证研究自20世纪60年代兴起,以冠心II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为先导,近 40多年来随着中西医结合学术研究的形成发展,血瘀证研究已成为中西医结合学术研究最有活力、最见成效、最...
猪肺1个,生白及30克,百部、麦冬、贝母、黄芪、甜杏仁各15克nbsp; [制用法]nbsp; 水煎服。nbsp; [适应证]nbsp; 配合肺结核各期西药治疗。 ...
祖国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藏真阴而寓元阳,大凡肾病多为阳损阴耗之候,故肾虚证在临床极其常见,其研究亦较深入和广泛;而同为肾病之一的实证远远未能得到充分的继承和发展,对于肾实证的客观存在性,一直是...
黄精30克,蒸百部、天浆壳各10克。nbsp; [制用法]nbsp; 水煎服。nbsp; [适应证]nbsp; 肺结核久咳不愈。 ...
证候是对人体病理生理变化整体反应状态的概括,是一个多维多阶多变量的复杂系统。以象为素,以候为证,病证结合,是构建辨证方法体系的中心理论。证候要素,应证组合是构建辨证方法体系的两个重要环节,这两个...
张晓霞 原载于《北京中医》第4期 贺普仁教授曾任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北京针灸学会会长,从事针灸临床工作60余年。在丰富的临床经验及精研《内》《难》、通览《甲乙》等著作的基础上,对针灸疗法及...
罗汉果半个,陈皮6克,怀山药9克,瘦猪肉100克。nbsp; [制用法]nbsp; 先将陈皮浸泡刮白,共煎汤。每日2次,连服半月以上。 nbsp; [适应证]nbsp; 肺结核气阴两虚证。 ...
古人言“尽信书,不如无书”,好象是孟子说的吧。很有道理,没有切身体会是说不出这般话的。看来儒学界早就如此,但此话移到中医界,也很适合。为什么呢?中医渊源流长,书籍之多,并不亚于儒学界。如果尽信难...
雪梨1-2个,黑豆30克。nbsp; [制用法]nbsp; 将梨切片状,加水适量,放人黑豆炖至烂熟。每日2次,连用半月左右。 nbsp; [适应证]nbsp; 肺结核肺阴亏损证。 ...
敖海清 吴丽丽 广州中医药大学 在祖国医学的藏象学说中,“三焦”的概念历来最具争议。自《内》、《难》以来,有关“三焦”的实质的争论一直未曾停息。纵观这些纷繁复杂的争论,不外乎两大类一者为...
桦皮100克,蜈蚣、蛇蜕各50克,穿山甲、制乳香、制没药各20克,僵蚕、炒杏仁、川贝、桔梗、半夏、蝉蜕各15克。nbsp;中医治肌无力肌肉萎缩! nbsp; 让口腔溃疡不再复发nbsp; nbsp;谈甲亢病的防与治nbsp; 治疗.....
2.3脾的五味补泻 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高士宗云“苦为火味,故能燥也。”[3] 但若单言苦为火味,便以水火相克简单看待苦能燥湿,笔者觉得仍属牵强,我们试以临床实际用药验证之。祛湿药不外乎几类苦温...
摘要五脏五味补泻理论最早源于《内经》,是正确阐释中药归经理论的源头之一,对指导临床灵活遣药制方有着深远的意义。金元时期医家张元素探究《内经》,曾对其有所研究。本文试从张元素的学术角度去阐发此理论...
浮小麦30克,麻黄根10克。 [制用法]nbsp; 水煎。晚上服,连用1周。nbsp; [适应证]nbsp; 肺结核盗汗。 ...
刘英锋 刘 敏(指导 熊曼琪 陈瑞春) 广州中医药大学 《伤寒论》小柴胡汤不仅因其立法精要巧妙、疗效历验不爽而著称于医史,更以其配伍化裁灵活、变通应用广泛而盛行于历代。然而,要能真正从医理的高度...
抗结核药(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对氨水杨酸钠等)对消化系统均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虽然并非所有用药者会产生消化道反应,但有必要提醒使用者注意。 异烟肼(雷米封)服用后可出现厌食、恶心、轻度腹痛...
刘英锋 刘新亚 广州中医药大学 摘要分析和探讨了膜原的生理实质、病理特点与证治规律,提出了(1)膜原之实质,即三焦焦膜始发之处,其位正当膈下;(2)膜原之地带,具有部位隐曲、气质浑杂的特有...
刘新亚 刘英锋 江西中医学院 摘要对中医辨证论治体系中颇令人费解的膜原证治,从其学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对各家之说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回顾与分析,为膜原学说在寒温证治的沟通上,作了基本的铺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