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高中生网资源网!
【配方】白萝卜1个,鲜姜30克,蜂蜜30克,陈茶3克。【用法】萝卜和鲜美洗净,捣烂取汁,与蜂蜜、陈茶一起放入大茶缸中,用沸水冲泡,闷泡15分钟即成。【功效】温中,清热,解毒。【主治】红白痢疾。 ...
痢疾是由痢疾杆菌所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临床主要以腹泻,里急后重泻下脓血便,便次颇为主要特征,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为多见,中医认为本病多由湿热或疫毒所致,临床上分为四型湿热痢症状是腹痛,...
〖 原 料 〗 母鸡1只(重约1000~1500克) 、黄芪15克、粳米100克。〖 做 法 〗 先将母鸡去毛及内脏、剖洗干净,浓煎为鸡汁;取黄芪15克水煎2次取汁,加适量鸡汤及梗米100克共煮成粥。〖 用 法 〗 早晚温热服食。...
慢性支气管炎由急性支气管炎转变而成。本病多发生在中年人年龄组,病程缓慢,多数隐潜起病,初起在寒冷季节发病。出现咳嗽及咳痰的症状,尤清晨最明显,痰呈白色粘液泡沫状,粘稠不易咯出,在感染或受寒后则症...
〖 来 源 〗 民间药膳方〖 原 料 〗 鸡腰子4只,珍珠粉2克。〖 调 料 〗 冰糖1颗。〖 做 法 〗 1、鸡腰洗净,同珍珠粉、冰糖同装入小炖杯。2、加入适量沸水,约炖30分钟即可。〖 功 效 〗 清香嫩白。〖 功 效 ...
脱发的病因多而复杂,但最常见的是脂溢性脱发,多见于青壮年男子。原因是皮脂分泌过多,发乳头堵塞,局部发生炎症而引起,可能与维生素缺乏,脂肪代谢障碍、精神刺激等因素有关。脂溢性脱发多发生于前头及颅顶...
〖 来 源 〗 民间药膳方〖 原 料 〗 芡实50克,枸杞子30克,龙眼肉50克,土茯苓60克,乌龟1只(约400克)。〖 做 法 〗 将芡实、枸杞子、龙眼肉、土茯苓洗净;乌龟放入盆中,淋热水使其排尿、排粪便,用开水烫死...
口疮是指口腔粘膜上生黄白色如豆样大或绿豆大的溃点,又名口疳,临床上可分为实证与虚证二类。虚证常易复发,故又称复发性口疮。中医辨证治疗口疮实症[临床表现] 唇颊内侧、舌面、上腭等处有黄豆或绿豆大小的黄...
急性湿疹是常见的皮肤病,初起时多为红斑,迅速形成肿胀,丘疹或水疱,分布常对称,泛发边缘不清,病变继续发展后,水疱破裂、渗液,出现红色湿润的糜烂面,待炎症消退后,肿胀和渗液消失,表面干燥结痂,以上...
盗汗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症状,尤其是久患各种慢性病、体质虚弱之人更为多见。中医认为,盗汗多由于气阴两虚,不能收敛固摄汗液而引起,若盗汗日久不愈,则更加耗伤气阴而危害身体健康。而采用食疗方法,不仅能防...
〖 原 料 〗 玫瑰花5朵,粳米100克,樱桃10枚,白糖适量。〖 做 法 〗 将未全开的玫瑰花采下,轻轻撕下花瓣,用清水漂洗干净;粳米淘洗常法煮成稀粥,加入玫瑰花、樱桃、白糖稍煮即可。〖 作 用 〗 利气行血,...
药膳方一〖 原 料 〗 川军9克(研末),猪胆汁6克。〖 做 法 〗 先将猪胆汁加少许水煎服沸后,加入川军末调匀,制成如绿豆大的药丸。每次2丸,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至症状减轻后每次1丸,治愈为止。〖 作...
〖 原 料 〗 鲜牛奶200克,生姜汁10克,白糖20克。〖 制 法 〗 将鲜牛奶、生姜汁、白糖混匀,煮沸后即可。〖 用 法 〗 温热服,每日2次。〖 功 效 〗 益胃、降逆、止呕。〖 主 治 〗 妊娠呕吐不能进食者。〖 按...
【 来 源 】 民间食疗药膳方选。【 原 料 】 鲜黄花菜50克(干品20克),粳米50克,食盐适量。【 制 作 】 将黄花菜加水适量煎煮,入粳米煮粥。【 用 法 】 吃菜喝粥,每天一次。【 疗 效 】 清热,消肿,利尿,...
〖 来 源 〗 《家庭药膳》〖 原 料 〗 绿豆60克,白菜心2个,粳米50克。〖 制 作 〗 将绿豆、粳米洗净,加水适量,煮烂成粥前加入白菜心,再煮20分钟。〖 用 法 〗 每日2次,连吃4日。〖 疗 效 〗 清热解毒。适...
〖 来 源 〗 《家庭药膳》〖 原 料 〗 鸽蛋2枚,粳米50克。〖 制 作 〗 先将粳米煮粥,将熟时,入鸽蛋,调匀,煮成稀粥。〖 用 法 〗 每日2次,空腹服食,连服5日。〖 疗 效 〗 用于预防麻疹。附其他相关食疗方...
〖 来 源 〗 《家庭药膳》〖 原 料 〗 瘦猪肉末、粳米(或小米)各50克。〖 制 作 〗 将肉末与粳米(或小米)同煮为粥。〖 用 法 〗 每日分3次,温热服食。〖 疗 效 〗 适用于小儿麻疹恢复期,为保证身体对热量营养...
症状为发热、咳嗽流涕、畏光、眼泡浮肿、泪水汪汪、神倦思睡、口腔颊部、齿处可见白色疹点。此期约3天。【方一】黄豆金针菜黄豆50克,金针菜25克,黄豆浸一昼夜,金针菜洗净,共煮至熟,取汁代茶饮,日1剂,3次...
〖 原 料 〗 获苓20克,大枣10克,山药20克,粳米50克,红糖适量。〖 做 法 〗 大枣去核,与茯苓、山药、粳米同煮成粥,加适量红糖调味即可。〖 用 法 〗 分3次佐餐食用。〖 作 用 〗 健运脾胃,渗湿止泻。小儿...
〖 原 料 〗 山楂20克、粳米100克、白糖10克。〖 做 法 〗 先将山楂入砂锅煎煮,取浓汁去渣,然后加入粳米、白糖、水适量煮粥。〖 用 法 〗 佐食或当点心食用,不宜空腹食,7天为一疗程。〖 作 用 〗 健脾胃,...
【方一】西瓜水西瓜瓤挤汁饮用。【方二】绿豆粥绿豆25克,米15克,白糖适量,煮绿豆和白米成粥,煮好后放糖食之。【方三】银花茶银花10克,煎水加糖服。【方四】生芦根粥鲜芦根15克,粳米25克。芦根加水煎至一...
〖 来 源 〗 《江苏中医》〖 原 料 〗 生白术30~60克 绵白糖50~100克〖 制 作 〗 先将生白术晒干后,研为细粉,过筛;再把白术粉同绵白糖和匀,加水适量,调拌成糊状,放入碗内,隔水蒸或置饭锅上蒸熟即可。...
小儿夏季热是婴幼儿时期的一种特有疾病。多见于3岁以下的小儿。临床以长期发热,口渴多尿,汗闭为特征。因其发病于夏季,故名夏季热。其发病季节多集中在六—八月,与气候有密切关系,南方各省因夏季炎热时间较...
小儿泄泻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其主证,尤以2岁以下的婴幼儿更为多见。夏秋季节较多,且往往引起流行。本病临床表现轻重悬殊,轻者便次不多,便溏如糊状,或如蛋花,身热不甚或不发热,无呕吐,能...
〖 原 料 〗 白萝卜500克,猪排骨250克,精盐、葱适量。〖 做 法 〗 将排骨剁成3厘米大小,白萝卜切成片;先将排骨炖至肉脱骨时,再加入萝卜、葱炖熟后撇去汤面浮油,加入精盐适量即可。〖 用 法 〗 佐餐食用。...
〖 来 源 〗 《周益生家宝方》〖 原 料 〗 锅焦150克 神曲12克 砂仁6克 山楂肉12克莲子肉12克 鸡内金3克 大米粉250克 白砂糖100克〖 制 作 〗 将锅焦放入锅内炒黄,然后把锅焦、神曲、山楂肉、砂仁、莲子肉、鸡...
〖 原 料 〗 银耳40克、瘦肉100克、大枣10枚、精盐适量。〖 作 用 〗 银耳泡发,瘦肉切片,与大枣同炖至烂熟后加精盐适量。〖 用 法 〗 佐餐随意食用。〖 作 用 〗 益气生津。适于脾胃气阴不足之厌食这者。〖 ...
小儿遗尿又称遗溺、尿床,是小儿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疾病。婴幼时期,由于生理上的经脉未盛、气血未充、脏腑未坚、智力未全,对排尿的自控能力较差,学龄儿童也常因白日游戏过度、精神疲劳、睡前多饮...
〖 来 源 〗 《中国药膳大全》〖 原 料 〗 桑螵蛸20克,高梁米50-100克。〖 制 作 〗 将桑螵蛸用清水煎熬3次,过滤后收集液500毫升,将高粱米淘洗干净,放入锅内,掺入桑螵蛸的汁,置火上煮成粥,至高梁米煮烂...
〖 来 源 〗 民间方〖 原 料 〗 公鸡肠1副〖 制 作 〗 将公鸡肠剖开洗净,放在文火上焙干研成细末即可。〖 用 法 〗 用温开水送服,每次10克,1日2次,连服7~10天。〖 功 效 〗 温肾止遗。适用于小儿遗尿。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