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高中生网资源网!

长孙无忌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长孙无忌为什么还是斗不过武则天

高中历史 时间:2020-04-02 12:01:50
  很多人都不了解长孙无忌和武则天的事情,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在唐朝功臣之中,长孙无忌是排在第
长孙无忌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长孙无忌为什么还是斗不过武则天
    很多人都不了解长孙无忌和武则天的事情,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在唐朝功臣之中,长孙无忌是排在第一位的,也就是凌烟阁24功臣之首,是唐太宗李世民最为信任的心腹,也是李世民的大舅子,君臣二人关系好的恨不得穿一条裤子。

    从李世民骑兵之初,长孙无忌就一直跟随在身边,属于创业元老级的人物,外加大舅子这层关系,登基后的李世民对长孙无忌委以重任,丝毫不担心什么功高震主。

    公元 627

    年,李世民任命长孙无忌为右仆射,相当于是丞相,当时有人秘密上奏李世民,打长孙无忌的小报告,李世民不仅没有查他,反而把小报告递给他看,以显示对他的信任。

    做君臣到了这份上,也是自古罕见了,长孙无忌也确实没有辜负李世民,对李世民很忠心,不过在立太子这个问题上却把李世民给坑了,至少是让武则天的出现埋下了隐患。

    李世民立的第一个太子李承乾,由于造反被李世民给废了,导致太子之位悬空,经历过玄武门之变的李世民害怕自己的儿子也这么干,于是对立太子的事感到十分苦闷和为难。

    其实在李世民心中是有两个人选的,一个是李治,一个是李恪,据《资治通鉴》记载,李世民原本是打算是立李恪为太子,曾说过 "

    吴王恪英果类我,我欲立之,何如?"

    李世民之所以问长孙无忌,是因为当时他在朝中地位很高,如果太子没有大臣的支持,日后也难免不会发生更大的变化,面对李世民的询问,长孙无忌选择支持李治。

    为什么呢?因为李治是长孙无忌的侄子,就这样由于他的大力支持,李治成为太子,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逝,李治登基,4年后,长孙无忌审理一件谋反案时,借机诬陷李恪。

    以防止李恪的势力威胁到李治的统治,试想如果李世民知道他陷害死了自己的儿子,会作何感想?在这一点上长孙无忌做的不地道,李恪死前对着长孙无忌大骂和诅咒。

    此时看来,长孙无忌已经是立于不败之地了,

    自己的侄子当皇帝,他以舅舅和老臣的身份辅佐,可谓达到了人生颠覆,不过另一个厉害角色出现了,那就是武则天。

    由于唐高宗李治宠爱武则天,就想立武则天当皇后,为此武则天也巴结长孙无忌,送去了许多钱财,可他坚决反对立武则天为后,可架不住武则天吹枕边风,李治还是立武则天为后了。

    为什么这一次李治不听长孙无忌的呢?不妨来看看当时的情况,李治在此前找4个大臣进宫商议,其中一个称病,一个来了之后一言不发,另外一个和长孙无忌一起持反对意见。

    从李治的角度考虑,难免会猜忌长孙无忌,毕竟此时他的权力太大了点,从这点考虑,李治立武则天为皇后,不仅仅是因为宠爱,也可能是为了对抗长孙无忌的力量。

    只不过后来事情发展的超乎预想,武则天太厉害了,当有人状告长孙无忌谋反时,武则天就迅速借机下手,逼的长孙无忌自杀,一家人被发配,还好李治念着恩情,十几年后又为长孙无忌平反了。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