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宣帝是汉武帝曾孙,戾太子之孙,史皇孙之子。史皇孙纳王翁须为夫人,生宣帝,号曰皇曾孙。宣帝生数月后,即遭汉武帝征和二年(前91年)的巫蛊之祸,“卫太子、皇孙败,家人子皆坐诛,莫有收葬者,唯宣帝得全”。宣帝即位后,曾多次派人寻找母亲的娘家人,但“多似类而非是”。直至地节三年(前67年),宣帝“令太中大夫任宣与丞相御史属杂考问乡里识知者”,才终于“求得外祖母王媪,媪男无故,无故弟武。”《汉书外戚传》保留了王媪回答宣帝派人讯问的对辞,其中有关王翁须进入戾太子、史皇孙之宫的过程颇具戏剧性,很有必要在此加以引述:
根据以上对辞,王媪“家本涿郡蠡吾平乡”,十四岁嫁给同乡王更得,王更得死后改嫁给广望王乃始,生二子无故、武和一女翁须。翁须八九岁时寄养在广望节侯子刘仲卿家,并兼习歌舞,后被刘仲卿骗卖至邯郸贾长儿处。又据贾长儿妻贞及从者师遂的对辞:“贾长儿妻贞及从者师遂辞:‘往二十岁,太子舍人侯明从长安来求歌舞者,请翁须等五人。长儿使遂送至长安,皆入太子家。’及广望三老更始、刘仲卿妻其等四十五人辞,皆验。”可见翁须到邯郸后,又通过太子舍人侯明,最后进入了长安的戾太子家。
上引《汉书外戚传》有关王翁须的传记部分在相当程度上来自于王翁须之母王媪等有关人的爰书笔录。这对于我们研究《汉书》的史源学无疑具有积极的学术意义。
第二,《汉书外戚传》中有关王翁须的记载为我们了解赵女“入后宫,遍诸侯”的途径提供了具体的线索。西汉的涿郡蠡吾在今河北省博野县境,广望在今河北清苑县境,这两地在西汉虽然曾经隶属涿郡,但地理上靠近西汉中山国都城卢奴(今河北定州),历史上也为中山国故地,因此王翁须属于典型的赵地中山之女。王翁须八九岁时寄养在广望节侯子刘仲卿宅,并兼习歌舞。当邯郸贾长儿来求歌舞者时,翁须等五人被刘仲卿骗卖。王翁须到邯郸若干年后,太子舍人侯明又自长安至邯郸求歌舞者,王翁须等五人遂被贾长儿派人送至长安太子家。从王翁须离开家乡直至进入汉武帝太子之家的经历,或许说明在赵国、中山国故地与京城长安之间存在着一条掠卖歌舞艺人的输送渠道,这条渠道的前端是善产歌舞佳丽的赵国、中山故地,末端是需求不竭的京城皇室贵族,而在其中负责网罗、培训歌舞艺人的则是类似邯郸贾长儿等专门经营贩卖歌舞艺人的乐家,他们在这条贩卖、输送歌舞艺人的渠道中实际上发挥着中转作用。王翁须由家乡经邯郸被贩入京城为我们了解赵女“入后宫,遍诸侯”提供了一个十分具体生动的实例,因而具有典型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