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高中生网资源网!

急性喉炎小儿

中医专业 时间:2020-03-07 11:30:57
  中医病名急喉喑,喉痹,锁喉风。定义及释义急性喉炎为喉部粘膜弥漫性炎症,主要临床特征为急性起病,发热、声嘶、犬吠样咳嗽及吸气性呼吸困难。一般白天症状较轻,夜间加重,若不及时治疗,可因吸气困难,窒息死亡。急性喉炎以声嘶不扬,乃至失音,吸气性喉鸣...
急性喉炎小儿
    中医病名

    急喉喑,喉痹,锁喉风。

    定义及释义

    急性喉炎为喉部粘膜弥漫性炎症,主要临床特征为急性起病,发热、声嘶、犬吠样咳嗽及吸气性呼吸困难。一般白天症状较轻,夜间加重,若不及时治疗,可因吸气困难,窒息死亡。

    急性喉炎以声嘶不扬,乃至失音,吸气性喉鸣,犬吠样咳嗽为主要临床特征。

    病 因

    西医病因

    主要由细菌、病毒感染所致。

    流行病学

    冬春二季发病较多。

    常见于1~3岁幼儿。

    发病机理

    本病大都为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或细菌感染的一部分,有时在麻疹、流感或其他急性传染病的病程中并发。由于小儿喉腔狭小,软骨柔软,粘膜内血管及淋巴管丰富,粘膜下组织疏松,易引起充血水肿,且咳嗽功能不强,不易排出喉及气管内分泌物,炎症时轻度肿胀即出现喉梗阻。

    病机探微

    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外邪由口鼻而入,客于肺脏,壅塞肺气,肺失宣畅,肺金不清,声门开合不利,加之喉为肺之门户,受邪首当其冲,邪毒滞于咽喉,阻塞脉络而致喉喑。病位在肺,为卫气之病。中医对本病的治疗,根据邪之寒热不同,或疏风散寒,或辛凉解表,或清热化痰,总以利喉开音为治疗总则。

    诊 断

    中医诊断

    辨 证:

    急喉喑之证,为卒发新病,一般为实证。初起多为风寒、风热证,由于小儿为纯阳之体,感邪之后极易入里化热,故可发展为实热或痰热证,亦有风、热、痰三者兼见者。临床需分清寒热,审定表里。

    1.风寒袭肺

    主证:声音嘶哑,甚至语音不出,或卒然失音,恶寒发热,鼻塞,流清涕,咳嗽咽痒,舌苔薄白,脉浮紧。

    分析:本证多由于风寒袭肺,壅塞咽喉而致。风寒客于喉窍,会厌开合不利,故见声音嘶哑,语音不出。风寒在表,故见恶寒发热,鼻塞流涕。风寒袭肺,肺气失宣,故见咳嗽咽痒。

    2.风热犯肺

    主证:声音粗糙,嘶哑,咽喉干燥,疼痛,发热重,恶寒轻,咳嗽,舌边尖红,苔薄黄, 脉浮数。

    分析:本证多由于风热犯肺,客于咽喉而致。风热外袭,上灼肺金,肺失清肃,故见声音粗糙,嘶哑。风热上攻咽喉,结于喉窍,热灼津液,故见咽喉干燥疼痛。

    3.痰热壅盛

    主证:声嘶,咽痛,口干不饮,咳嗽,痰黄粘稠,身热,便秘。舌红,苔黄,脉数。

    分析:本证多由于痰热互结,壅滞喉窍而致。外邪入里化热,灼津为痰,痰阻气道,故见咳嗽,有痰。痰热互结,壅于喉窍,声门开合不利,故见声音嘶哑。

    西医诊断

    病 史:幼儿多见,起病急。

    症 状:可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声嘶、犬吠样咳嗽及吸气性喉鸣,白天症状较轻,入睡后因喉部肌肉松弛,分泌物阻塞,致夜间症状加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