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高中生网资源网!

关于学校应急疏散演练计划

高中作文 时间:2020-03-04 08:23:07
  关于学校应急疏散演练计划【1】 为纪念汶川大地震,进一步增强师生防灾减灾意识,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推广避灾自救技能,提高学校应急疏散水平。经学校研究,决定开展蓝青学校应急疏散演练活动。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贯彻教育局关于加强学生安全教育的精神,切实加
关于学校应急疏散演练计划
    关于学校应急疏散演练计划【1】    为纪念汶川大地震,进一步增强师生防灾减灾意识,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推广避灾自救技能,提高学校应急疏散水平。经学校研究,决定开展蓝青学校应急疏散演练活动。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贯彻教育局关于加强学生安全教育的精神,切实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加强疏散演练确保学生平安,提高师生紧急疏散应对能力,熟悉学校紧急疏散路线,能够统一指挥,有条不紊地进行紧急疏散教学楼内的师生,使安全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范围,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特拟定紧急疏散演习预案,并进行实际演习。

    二、演习目标:    要求全体学生接到紧急疏散指令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安全、有序、镇定、快速地到达安全地带(学校大操场)集合。在整个疏散过程中做到师生配合默契、疏散路线清楚、组织有条不紊、人人各尽其责,确保活动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紧急疏散原则    保持安静,遵守秩序;注意队列,寻求支柱;观察楼下,逐层撤离。

    四、演练领导小组    组长(总指挥):张跃娟

    副组长:唐永海

    组员:全静霞、戴李忠、黄明敏、马乐、俞培明、赖发东、任传达、包艳君、李杰、各班班主任、体育教师

    五、活动时间:201X年5月12日(周四)上午课间操时间。

    六、活动程序    (1)发送警报信号(孙滨发出)。

    (3)在教室的任课教师指挥学生有秩序的迅速撤离。

    (4)到达目的地后,各班班主任清点人数,报告总指挥。

    关于学校应急疏散演练计划【2】    为了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的火灾防备意识,普及防备火灾的常识,使广大师生控制简略实用的火灾预防和逃生自救常识,从而有效地防备各类火灾事故的发生,以及火灾事故发生后的逃生自救,特制定实战演练活动计划。

    一、演练安排    1、内容:师生火灾应急疏散演练

    2、对象:全校师生

    3、时间:某年某月某日某时

    二、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应急疏散演练引导小组,并明确其工作职责。

    组长:校长

    副组长:副校长

    成员:各处室负责人、年级组长、各班主任

    三、演练筹备    1、前期宣传教育

    (1)对全校学生开展消防安全知识教育活动。

    (2)通过广播、标语发布应急疏散演练的通知,宣传应急演练的相关事项,营造应急疏散演练的浓重气氛。

    (3)召开全体教师会,安排和部署演练具体事宜,发放应急疏散演练须知,全面了解注意事项和疏散路线。

    (4)请消防中队或派出所的民警讲解灭火器的使用和逃生的注意事项。

    2、现场勘察和检讨

    由政教室、总务室组织相关人员对现场进行勘查。检讨内容包括应急报警控制体系、灭火器的配备、消火栓的完好性、应急照明、疏散标志,以及疏散通道的畅通情况。

    四、演练步骤    1、应急疏散演练指挥小组组长宣布演练开始。

    (1)消防队员点燃烟幕弹,并向组长报告模仿火灾位置。

    (2)拉响应急警报玲。

    (3)通过广播通知全校师生。

    (4)各楼层负责安全疏导的教师及班主任敏捷到位,组织学生沿安全通道、紧迫疏散路线快速有序疏散。

    (5)火灾第一发现人拔打119,并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

    (6)学校电工切断电源,关闭天然气源。

    (7)门卫保安负责保证校门口疏通。

    (8)卫生老师在操场醒目处放置红十字标志治疗受伤人员。

    (9)各班主任盘点师生人数向副组长报告,汇总后向组长报告学生人数。

    (10)义消队员立即寻找缺失人员,在确认大楼无遗留人员后撤离大楼。

    2、应急疏散演练指挥小组组长讲评演练情况。

    3、在校园操场上设两个着火点进行灭火演习。

    4、演练停滞。

    五、演练领导    消防支队或派出所的消防民警。

    六、演练注意事项    1、思想器重,筹备充分。在演练之前各项筹备工作要精确到位,所有参演人员思想集中,任务明确。

    2、一切举动人指挥,并做到快速、有序地疏散。

    3、学生带好手帕,在疏散时捂住嘴巴,猫腰有序疏散。

    4、确保学生财产安。由于疏散现场忙乱,组织人员要提醒广大学生保管好自身的财物,并采用积极有效的办法保证广大师生的财产安全。

    5、坚决杜绝事故的发生。防止因工作失误造成学生人身损害、精力损害或其他事故的发生。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