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报志愿时如何选择学校
1.要考虑校友资源,通过了解学校的办学历史沿革、发展过程,可以推测该校过往积累的校友资源。
2.要考虑办学硬实力,如教学设备及学科发展,学校的强势学科、特色专业、重点学科有哪些,学科评估等级等。
3.要考虑未来发展的综合因素,如校友资源、地理位置、校园环境、经济发展等。
4.要考虑办学软实力,即师资力量,它可以反映在院校所拥有的院士、长江学者、教授的数量等指标上。
而由于招生院校的层次、类别不同,各院校招生录取又具有不同的特点。在填报志愿前,必须全面了解高校招生的要求,如调档比例、退档情况、加分政策、单科成绩要求、专业级差、身体受限、外语语种、专业报考等。
高考志愿填报需要注意什么
1、牢记填报时间。 考试结束,接下来还有阅卷、公布成绩、公布控制分数线、各批次志愿填报及录取结果、征集志愿等很多事情需要关注,这些都关系到考生的切身利益。家长和考生均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明确各重要事项的时间节点和查询渠道,做到心中有数,提前做好准备。
2、核查相关信息 登录填报志愿系统时,考生应仔细查看核对自己的体检、报名、相片、照顾特征信息等是否正确,如有问题请及时和相关部门联系。
3、注意报考批次 高考录取批次是指: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招生录取批次分为本科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专科一批、专科二批等招生批次。大家要根据自己的期望,合理选择学校报考,不要错过好的学校,也不要盲目报考。
温馨提示:想要知道自己高考能上什么大学,在下方“测一测我能上的大学”里输入分数、省份、文理科,即可了解稳、冲、保能上哪些大学。数据来源于各省教育考试机构公布的官方数据,而非某些产品的大数据采集数据,数据来源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