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别有用心地提道:古人出兵作战任命主帅时,君主都必须要事先斋戒三日,然后举行隆重的仪式,将象征权威的大钺授予将帅,并宣布说:从这里上至九天,一切事情都由将军裁决。又把象征生杀之权的大斧授给将帅,并宣布说:从这里下至九地,一切事情均由将军裁决。然后又推动将帅乘坐的车子,宣布说:军队的进攻或退却,都必须做到适时,恰到好处。军队出发之后,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再接受君主的指示。说到这里,唐太宗莫测高深地淡定一笑,接着表示:我认为这种礼仪制度被废弃久矣,今天我想要和你李将军一起参照古代的礼制,制定新的遣将仪式。将军你以为如何?
李靖可不是一般的武将,他是军事家,但更是政治家。立马听出了唐太宗这番话中的弦外之音。他明白这是试探,这是考验,军事上的可行性必须服从于政治上的忠诚性,倘若傻乎乎地随着唐太宗的话题讲什么“君命有所不受”之类,那是冒失进入唐太宗预先设计好的圈套,是自己去找死。
李靖的回答正中唐太宗的下怀。他乐不可支,开心地表示:“善!”并“命近臣书此二事,为后世法”。
隋末唐初军事家李靖简介
卫国景武公李靖(571年-649年7月2日),字药师,汉族,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东北)人。隋末唐初将领,是唐朝文武兼备的著名军事家。后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李靖善于用兵,长于谋略,原为隋将,后效力李唐,为唐王朝的建立发展立下赫赫战功,南平萧铣、辅公祐,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去世后谥曰景武,陪葬昭陵。著有数种兵书,惟多亡佚。
李靖才兼文武,出将入相,为唐朝的统一与巩固立下了赫赫战功。公元760年(上元元年),唐肃宗把李靖列为历史上十大名将之一,并配享于武成王(姜太公)庙。同时,他治军、作战又积累了一套成功的经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的军事思想和理论。他写有《李靖六军镜》等多部兵书,大都已经失传,后人编辑了《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在北宋时期列入《武经七书》,是古代兵学的代表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