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高中生网资源网!

股外侧皮神经炎外用药

中医专业 时间:2020-03-08T00:26:55
【概述】股外侧皮神经炎是一种较常见的周围神经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为一侧或双侧大腿外侧皮肤有蚁走感、麻木或疼痛,站立或步行过久可加重;局部皮肤感觉减退或过敏,但无肌萎缩或运动障碍。针灸治疗本病的现代报道,五、六十年代不多见,至七十年代始有多病例...
股外侧皮神经炎外用药
  【概述】

  股外侧皮神经炎是一种较常见的周围神经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为一侧或双侧大腿外侧皮肤有蚁走感、麻木或疼痛,站立或步行过久可加重;局部皮肤感觉减退或过敏,但无肌萎缩或运动障碍。

  针灸治疗本病的现代报道,五、六十年代不多见,至七十年代始有多病例观察的文章,发现用穴位注射之法有较好的效果[1]。近十余年来,临床资料迅速增加,穴位刺激方法包括电针,皮肤针叩刺、艾灸、拔罐及芒针等,其疗效大致相似。有学者曾将电针和芒针作了对比,结果显示后者效果更佳。但就目前临床情况而言,应用最多的为刺络拔罐法。

  【治疗】

  拔罐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阿是穴位置:病灶区(下同)。

  (二)治法:

  穴区常规消毒后,在病变范围内用皮肤针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均匀弹刺,至局部微微出血,叩毕,可在病灶区拔1~数火罐;亦可在其上先涂一层液体石蜡拔一中或小号火罐,在患区上下左右来回推动,直至局部潮红,起罐。一般留罐10~15分钟,走罐3~5分钟。隔日1次,5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1周。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225例,结果痊愈141例,显效66例,有效16例,无效2例,其总有效率为99.1%[2~4,7]。

  艾灸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二)治法

  令患者患侧朝上侧卧,医者以艾卷在病变范围内作回旋灸,距皮肤约0.5~1寸,灸至皮肤稍现红晕时,用小鱼际由轻而重,有节奏地旋转揉动患处,待皮肤表层艾灸之热力消失后,再照上法反复灸揉动数遍,以局部皮肤明显发红,患者自觉热力已透达肌肉深层而且轻松舒适为度,开始可每日1次,随着症状改善可改为每隔2~3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106例,结果,痊愈61例,显效30例,有效11例,无效4例,其总有效率为96.2%[5]。

  芒针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二)治法

  选用5寸芒针,采用从病变部位的上、下缘,每隔1寸以芒针向下或向上沿皮透刺至穿透对侧上下缘。然后通以电针,电针频率100次/分,连续波,强度以患者可耐受为宜,刺激15~20分钟。每日1次,5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1周。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40例,结果痊愈30例,显效20例,无效2例,其总有效率为95.0%[6]。

  体针

  (一)取穴

  主穴:瞳子髎、足窍阴、承泣、厉兑。

  (二)治法

  单侧患病针对侧,双侧患病针双侧。上穴均取,以30号0.5~1寸毫针,剌至得气后,留针30分钟。局部怕冷者可将艾条燃着后放入温灸合内温灸15~2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共治30例,经一疗程治疗全部治愈[8]。

  【主要参考文献】

  [1]焦国瑞。针灸临床经验辑要。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1981:257。

  [2]解小会。梅花针加拔罐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150例。陕西中医函授 1990;(6):29。

  [3]关秀兰。梅花针配拔罐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17例。针灸学报 1990;6(2):43。

  [4]郑少祥,等。梅花针加走罐法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31例。河南中医 1987;(4):28。

  [5]李宇俊。艾条灸揉法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附106例临床治疗小结。浙江中医杂志 1988;23(12):548。

  [6]蔡国伟,等。芒针皮下透刺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40例。针灸学报 1990;6(4):6。

  [7]汤加利。梅花针加拔罐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27例。 中国针灸 1997;17(1):26。

  [8]严善余。首尾循经针剌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30例。中国针灸 1998;18(1):78。
热门文章